异常心电图识别1、 心电图各波段的构成2、 正常窦性心律心电图特性:① P 波规律出现,钝圆型,在Ⅰ、Ⅱ、Ⅴ 5 导联直立,aVR 导联倒置; ② P-R 间期 0.12~0.20 秒;③频率 60~100 次/分。3、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性:符合窦性心律特性,频率不不大于 100 次/分。生理状况: 见于饮酒、运动、激动、疼痛等。病理状态:发热、失血、甲状腺功效亢进、休克、心肌缺血、心力衰竭,使用肾上腺素、阿托品药品等均可引发窦性心动过速。4、窦性心动过缓心电图特性:符合窦性心律特性,频率低于 60 次/分。生理状况:见于老年人、运动员、睡眠状态。病理状况:颅内压增高、甲状腺功效低下、尿毒症,或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洋地黄药品作用时。5、窦性停搏心电图特性:比正常 P-P 间期明显延长的时间内无 P 波,或 P 波与 QRS 波均不出现。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病变、血钾过高、洋地黄中毒、窦房结功效低下等。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颈动脉窦过敏也可发生窦性停搏。6、房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性:① P 波提前出现,且形态与窦性 P 形态不同,其后多见于不完全性代偿期;② P 波重叠于 T 波上→未下传的房早;③ P 波在 T 波上,且出现P-R 间期延长。生理状况:见于多数正常人,饮酒、浓茶、咖啡、疲劳。病理状态: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房病变等。7、房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性:①心房率普通为 150~200 次/分;② P 波形态与窦性不同;③常出现Ⅱ度Ⅰ型或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大量饮酒、心肌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洋地黄中毒、低血钾等。8、心房扑动心电图特性:P 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相似、节律规则、快速的持续性锯齿样扑动波(F 波)是诊疗房扑最重要根据,心房率普通为 250~300 次/分。多见于:心脏病病人,涉及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9、心房颤动心电图特性:① P 波消失,出现形态、振幅、间期完全不同的心房颤动波(f 波);②RR 间期绝对不等;③频率 350~600 次/分。 生理状况:正常人在情绪激动、运动或急性酒精中毒时可发生房颤。常见疾病:常发生于原有心血管疾病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 、缩窄性心包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10、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性:①提早出现的 QRS 波群,宽敞畸形,时限普通>0.12 秒;② 早搏之前无与其有关的 P 波;③ ST 段与 T 波的方向与 QRS 主波方向相反;④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