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上面所说的是广义的文艺学,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1、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科都叫“诗学 ”、“诗论 ”。2、一般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史共时 ← —————————————→历时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史特殊文学史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与其他四个分支关系密切,它通过横向的审视,侧重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它指导和制约着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等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1、对象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 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2、任务四个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 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四要素:世界读者作家作品三、、文学理论应有品格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来源于文学活动实践;为文学活动实践所检验;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一种意识形态;民主、科学、现代的取向;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1、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文学活动的整体2、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文学创作 — 文学作品 — 文学接受文学生产 — 作品价值生成 — 文学消费二、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1、文学哲学作家与世界的关系:反映论2、 文学心理学中国古代文论:“比兴 ”说孔颖达《毛诗正义》 :“比者,比方于物。兴者,托事于物。⋯⋯ 比之于兴,虽同是附托外物,比显而兴隐,故比居兴先也。” 钟嵘《诗品序》 :“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言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 刘勰《文心雕龙》 : “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 朱熹《诗集传》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是明喻,兴其实是暗喻。“虚静 ”说老子《道德经》里最早提出“虚静 ”: “致虚极,守静笃” 庄子《庄子 ·大宗师》: “堕肢体, 黜聪明, 离形去知, 同于大通, 此谓坐忘。 ”庄子的 “坐忘”就是“虚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