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 1 《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教学大纲一、 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中国历史文献学2、 课程性质:专业3、 周学时 / 学分: 2/2 ,实训部分, 1 学分4、 授课对象:历史学专业5、 使用教材:杨燕起、高国抗主编《中国历史文献学》(修订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3.9. 二、课程简介中国历史文献起源极早,而形成为专门之学则较迟。以“文献学”为专门学科者,晚近始有所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历史文献学”在部分高等院校历史系开设以来,逐渐列入了历史学科教学体系,目前正处于不断完善之中。本课程以中国历史文献为对象,考察它的载体形式与文献类别,叙述其历史发展与成果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总结整理利用它的方法与理论。 任务是探讨和阐述历史文献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形成过程、表现形式、流传过程、结集编纂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总结整理历史文献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评介。教学分四部分进行:一、概论历史文献学的定义,历史科学与历史文献学、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诸多理论问题。二、介绍文献载体形式与文献类别。三、以重要文献学家、重要历史典籍和重大事项为线索,阐述从先秦两汉到20世纪历史文献学的发展历史。四、系统介绍历史文献学的基本方法与基本知识,了解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传注等若干方法的原理和内容。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 2 学习“中国历史文献学”的目的是认识文献的演变过程,扩展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和利用中国历史文献的能力, 为从事历史学研究或古籍文献整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中国历史文献学”这门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提高批判继承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自觉性与责任感。历史文献学是一门实用性与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历史文献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文献整理工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四、教学进度表章次题目教学时数第一章概论2 学时第二章文献形体与类别4 学时第三章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发展与成就12 学时第四章研究整理利用文献的方法18 学时总计36 学时(注:此计划,可视教学实际情况适当变动。)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1、考核方式:笔试与其中作业、实训成绩相结合2、成绩评定办法:实训成绩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