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思考-教师教育论文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思考◇浙江省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关振国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对于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评价,这也是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对于传统的评价方式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课程改革的成效也逐渐得到显现, 但是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发展。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图分类号: 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12-0124-02 新课程改革勇于突破传统制度,建立了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虽然在我国积极开展, 但是其开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较多的瓶颈,这些瓶颈制约了综合素质评价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将详述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现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对策与建议。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现状1.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力量是政府。我国很多省份都积极地投入到评价高中学生体系的改革之中, 而且也发布了相应的实施意见, 从而达到高中学校积极落实改革。推动改革的主体不是学校而是政府,因此,这样的改革是具有很大效应的。目前各个省份对高中学生制定的评价体系因为地域的差异也有着较大的不同,南方的教育水平相对于北方而言要高一些,几乎所有的教育改革都是由南方学校进行的,南方较北方而言有许多优势,所以进行改革相对容易一些,在整体改革方面,南方的学校更加细致快速。 这次改革之所以是由政府来领导是由于改革的难度很大,对高中学生进行评价的传统模式就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在我国已经根深蒂固,对其进行改革的困难很大, 所以由政府的行政力量来领导改革,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改革的进程。 这场课程改革推翻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而是采用综合素质评价的模式来进行评价,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达到社会的需求。2.评价内容一致化。在对高中学生进行评价时,主要是根据教育部所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来实施的,综合素质评价模式主要分为六个板块, 这六个板块不仅涉及到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还将学生的道德精神、 合作能力、 运动能力以及表现能力纳入到评价范围之内。这些都是无法进行量化的评价因素, 所以学校在评价过程中主要是依据学生收集的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