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风险评估指导2一、分险评估原则及流程二、风险人群的评估分类三、告知书的撰写原则及要点四、病例分析3分险评估原则及流程一、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所获得的计划怀孕夫妇双方的病史、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和评估夫妇双方存在的可能导致出生缺陷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形成评估结果并提出建议。4分险评估原则及流程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对服务提供者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按《国家规范》要求,应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5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健康检查和咨询指导工作之间的桥梁,是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风险评估的完整性、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所提出的指导建议、干预措施是否具有针对性、适宜性,也关系到整个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工作质量。6风险评估的原则1.必须在所有检查完成后再作评估;2.以“优生”为主线,兼顾其他不良妊娠结局进行综合分析;3.评估结果要完整、准确;4.不能明确诊断和有争议的病例应进行病案讨论、会诊或转诊。7风险评估的流程风险评估必须在所有检查完成后再进行,以便作出完整、准确的风险评估。对于不能明确诊断和有争议的病例应进行病案讨论,或联系上级业务机构进行会诊、转诊,同时做好风险人群评估讨论、会诊或转诊记录。风险评估工作应按照以下流程完成。8风险评估流程1.将记录完整、检查报告齐备的《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技术服务家档案》(以下简称《家庭档案》)交至负责评估的医生。2.负责风险评估的医生在作评估时要逐项、仔细地阅读对象的家庭档案,根据夫妇双方的病史、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将受检夫妇区分为一般人群和风险人群。9标示评估结果评估建议、告知已完成的家庭档案评估医生综合评估分析一般人群风险人群分类A、B、C、D、X10一般人群、风险人群一般人群:指经评估未发现可能导致出生缺陷、流产、早产、死胎死产等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因素的计划怀孕夫妇。风险人群:指经评估发现一个或多个方面有异常,可能发生出生缺陷、流产、早产、死胎死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计划怀孕夫妇。11风险人群3.对风险人群按照风险人群评估分类原则判定风险类别,即A,B,C,D,X类。4.在《家庭档案》封面的左上角标识评估结果:一般人群、风险人群(A,B,C,D,X类)。5.形成评估建议,撰写告知书。根据人群的分类及发现的风险因素给予相应的指导建议,如需转诊,则应填写转诊单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转诊登记表》12风险评估的注意事项1.认真复核对象的家庭档案资料是否齐备;2.仔细阅读家庭档案资料,逐项分析各项检查结果;3.评估时发现病史有疑问者应追访,检查结果有疑问者应复查;4.不能明确诊断和有争议的病例应进行病案讨论、会诊或转诊;5.检查结果不全、家庭档案资料不齐备暂不作评估。13二、风险评估的分类由于影响妊娠结局的风险因素很多,不同的风险因素其干预措施也不同,为便于对风险人群的干预、指导及统计、管理,将风险人群进行分类分类原则根据目前对风险因素的干预措施和干预效果,以及风险因素对妊娠结局影响情况的不同,将风险人群分为以下几类:14常见风险因素与人群分类1.A类人群:孕前不需要医学干预,通过改变或戒除不良生活方式、规避有害环境因素可转为一般人群(1)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吸毒;(2)不良的生活、工作环境:接触放射线、有机溶剂(如房屋装修材料、油漆、染发剂等)、重金属(铅、汞等)、农药等;(3)心理因素:生活、工作、经济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等。152、B类人群:目前具备有效的医学治疗手段,通过治疗可转为一般人群。(1)各种可治愈的急、慢性全身疾病,如结核、缺铁性贫血、心肌炎等,以及肥胖和消瘦者等;(2)各种可治愈的急、慢性妇产科疾病及生殖道感染,如阴道炎、盆腔炎,子宫肌瘤、盆腔包块,以及早产、异位妊娠、葡萄胎等;(3)TORCH感染及性传播疾病,如衣原体感染、淋病、梅毒(I、Ⅱ期)等。163.C类人群:目前的医疗手段虽然难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