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九章-第二节--《巴塞尔协议》与《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VIP免费

第九章-第二节--《巴塞尔协议》与《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_第1页
1/7
第九章-第二节--《巴塞尔协议》与《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_第2页
2/7
第九章-第二节--《巴塞尔协议》与《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_第3页
3/7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二节 《巴塞尔协议》与《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一、《巴塞尔协议》的产生与演变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金融领域的创新活动日益活跃,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和国际社会都深感必须加强对金融,尤其是对银行的监管。在国际银行业监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组织当属巴塞尔委员会,它所制定的指导性文件不仅成为其成员国监管当局所接受,而且成为其它发达国家和众多进展中国家共同遵循的标准。在其制定的众多文件中,最为重要的是三个:《巴塞尔协议》、《巴塞尔核心原则》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一)《巴塞尔协议》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 20 世纪 60 年代,西方国家银行国际化有了迅速进展。迅速进展的银行国际化给传统的银行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许多国家银行纷纷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为躲避各国金融当局的监管,产生了许多境外市场。各跨国银行对外币的依赖日益严重,银行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银行经营风险也随之加大。1973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各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实行浮动汇率制,使得银行国际经营的风险更加增大,银行破产倒闭事件时有发生。1973 年美国圣地亚哥国民银行倒闭,1974 年美国富兰克银行和前西德的赫斯塔特银行宣布破产,引起了国际金融界的震撼。谋求建立适度的国际银行业协调监督管理,保证银行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稳定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1974 年 9 月,西方十国(即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加拿大、比利时、瑞典)和瑞士、卢森堡的中央银行行长在瑞士的巴塞尔进行会议,讨论跨国银行的监督与管理问题。1975 年 2 月,经英格兰银行总裁查理森提议,在国际清算银行主持下成立了监督银行国际活动的协调机构—“银行管理和监督活动常设委员会”(简称“巴塞尔委员会”),负责对国际银行的监管。巴塞尔委员会是由十二国金融当局的银行监督官组成的,它是一个常设组织,每年召开三次例会,讨论有关银行国际监督的事宜。该委员会的第一任主席是英格兰银行的乔治·布鲁顿。自 1977 年以来,该组织的主席长期以来由英格兰银行业务监督处主任彼得·库克担任,所以国际上又把巴塞尔委员会称为库存克委员会。巴塞尔委员会的宗旨是使国际银行机构受到充分的监督,其会员相互合作以便协调对国际银行制度的监督,并担任制定适应各自国内监督制度的计划,以便有效地应付银行业务的变化。(二)《巴塞尔协议》的产生与演变巴塞尔委员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九章-第二节--《巴塞尔协议》与《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