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氧化法脱硫工艺技术特点及正常生产操作 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湿式氧化法脱硫工艺技术特点: H2S 是一种酸性气体,在溶液中可以电离出氢离子,H2S=H++HS-;Na2CO3+H2S==NaHCO3+NaHS 而HS-有较强的还原能力,易失去电子而被氧化HS-+1/2O2==S↓+OH-,这种性质被巧妙地运用于湿式氧化法脱硫工艺。湿式氧化法其实质上就是一种伴有氧化反应的湿式酸碱中和的过程,通过催化氧化,使负二价的硫转化成单质硫分离出去。其工艺技术有如下特点。 1、选择优质脱硫催化剂至关重要:在湿式氧化法脱硫中,将 H2S氧化成单质硫是借助于脱硫液中的载氧体催化剂来实现的。催化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湿式氧化法的脱硫效率,单质硫生产率、碱耗、再生效率,副反应产率等一系列重要指标。因此,选择一种高性能催化剂作为氧化还原剂,就成为决定这种工艺操作的关键。 2、不管采用何种催化剂,其化学反应过程的共同特点是要分三步走:第一步用氨水或纯碱液吸收气体中的H2S 进行中和反应。第二步采用载氧体催化剂进行催化氧化反应把 HS-、S-2 氧化成单质硫。第三步加入或喷射自吸空气氧化失活的催化剂,使其得到再生,恢复活性、循环使用。同时将单质硫浮选出来分离出去,熔炼硫磺。而且从工艺上看,第一步吸收反应肯定在脱硫塔中进行。气液两相逆流接触,通过传质(填料)H2S从气相介面向液相介面转移,进入液相主体。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相应的盐转化为富液。此过程中受气膜控制属扩散式吸收。然而催化、氧化、析硫的第二步化学反应,也主要在脱硫塔内进行。因而,也形成了这种复杂相系共存格局。故此,传质面积、喷淋密度、液气比、碱度、PH 值、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等都会影响吸收的选择性及析硫再生和气体净化度。 3、喷射再生工艺:氮肥行业溶液氧化再生绝大多数使用再生槽,其工艺先进,效果好。一般工艺过程是,富液从脱硫塔底部出来,进富液槽,经再生泵加压后,通过喷射器喷咀时形成射流并产生局部负压,自动将空气吸入。此时气液两相被高速均匀分布,处于高度湍动状态,经收缩区、喉管、扩散管、尾管强化反应后、形成泡沫液进入再生槽内进行氧化再生。通过多孔板分布器均匀分布切割上浮,进行单质硫浮选。即溶液在空气的吹搅下,硫颗粒互相碰撞增大结成小硫团,聚集形成泡沫层,溢流至泡沫槽送往熔硫岗位。清液则进入清液环槽,进行二次浮选(且形成一个平静区,更利于泡沫集合分离),经液位调节器去贫液槽。同时在空气的气提作用下,可将富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