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烧伤护理常规 烧伤是由热力、电、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对皮肤造成的损害,可深达肌肉、骨骼、内脏,甚至可危及生命。 第一节 病区消毒隔离及常用物品消毒方法 医院是病原菌、微生物集中的场所,预防感染的最重要措施是病房的消毒隔离。烧伤病房由于细菌密度大,病人全身抵抗力低下,易感性较高。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防止烧伤病人创面感染及院内交叉感染非常重要。认真做好病区的清洁、消毒,是减少或杀灭物体表面的细菌,切断细菌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 一、烧伤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病房必须穿戴工作衣、帽,戴口罩,换鞋,着装整洁。 2.诊疗工作前后,接触不同病人均应洗手,无菌操作时,应戴口罩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每月对医护人员的手进行一次细菌学调查。 3.严格探视制度。重病区(严密隔离区)探视2 次/周(周二、周五下午14:30-15:30),每次一人。探视人员进室时需要换鞋,戴口罩、帽子,以减少人员流动,降低空气中细菌量,减少污染。 4.重病区地面、台面消毒 每日用 0.5‰ 含氯制剂及清水早晚各拖地1次,轻病区每日用 0.5‰ 含氯制剂及清水各拖地1 次;物品表面每日用 0.5‰含氯制剂擦拭一次。 5.各治疗室、换药室每晚22:00 至 24:00 用紫外线消毒 1 小时。 6.房间消毒 重病区留一备用房间作为消毒轮换间,房间的熏蒸消毒应每周1 次,轻病区每月消毒 2 次。空气消毒用过氧乙酸,具体方法如下:将房间密闭,用过氧乙酸溶液加热蒸发进行熏蒸。对细菌繁殖体用药量为1g/m3,熏蒸60min;对细菌芽孢为3g/m3,熏蒸90min。熏蒸时,室温保持在18℃以上,相对湿度 70%~90%。 7.浸浴缸消毒 每次用完后立即用 1‰ 含氯制剂清洗浴缸,再用术必 2 泰50~100ml 从上到下喷洒,15 分钟后备用。 二、常用物品消毒方法 1.病人用物品的消毒 (1)大纱布、大纱垫、翻身床套洗净,高压灭菌。 (2)翻身床 每位病人使用完,清水清洗后用75%酒精擦拭消毒。 (3)海绵垫为一次性用物,专人专用。 (4)大小便器每人固定,使用后用0.5‰含氯制剂浸泡 30-60min。也可使用一次性便器。 2.体温计清洁消毒方法。用有盖盒 2个(1盒盛 0.1‰过氧乙酸溶液,1盒盛凉开水)。将体温计浸泡于第 1盒 1‰过氧乙酸溶液 30min后,再取出放入第 2盒的凉开水中洗净擦干待用。浸泡液每日更换 1次。体温计每月校正一次(40℃水中放置 3min)。 3.各种管道(如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及湿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