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州博物馆报告 苏州博物馆 班级:平面 1021 学号:1030309129 姓名:倪兆玉 2006 年 10 月建成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面积8000 多平方米,分东、西、中 3 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太平天国古典舞台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博物馆成立 46 年来,通过多种途径扩充藏品,目前收藏的各类文物约 3 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 236 件,二级文物为 1146 余件,三级文物为 13657 余件,以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印章和古代工艺品见长,新的苏州博物馆共有各具特色的大小展厅 32 间,设施先进、功能齐全,为目前苏州地区最大、最先进的博物馆。新馆建筑用开放式钢结构,替代了苏州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我们在新馆的大门、天窗廊道、凉厅以及各个不同的展厅的内顶上都可以看到这一特点,开放式钢结构既是建筑的骨架,又成为造型上的特色,它带给建筑以简洁和明快,更使建筑的创新和功能的拓展有了可能和保障。新馆建筑将三角型作为突出的造型元素和结构特征,表现在建筑的各个细节之中。在中央大厅和许多展厅中,屋顶的框架线由大小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框架内的玻璃和白色天花互相交错,像是一幅几何形错觉绘画,给人以奇妙的视觉感受。 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几何形态。玻璃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源于传统建筑中木梁构架,不同的是木梁已被现代开放式的钢结构所取代。玻璃与石材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架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阳光 位于中轴在线的八角形中央大厅位于博物馆入口内的前庭与后庭山水园之间,其大圆孔造型的检票口以及向东西两侧伸展开去的天窗廊道,是连接博物馆各个功能区的枢纽。这里还设有茶室、贵宾室、图书馆和商店。 主庭院东、南、西三面由新馆建筑相围,北面与拙政园相邻,大约占新馆面积的五分之一空间。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北墙之下为独创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