ЧХЧХ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博晖创新市场部1/18/2016ЧХ小儿呼吸道疾病小儿呼吸道疾病包括上、下呼吸道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胸膜疾病、呼吸道异物、呼吸系统先天性畸形及肺部肿瘤等。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表现为咽炎、扁桃体炎、甚至可引起支气管炎及肺炎等。其中急性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约占儿科门诊的60%以上,在住院患儿中,上、下呼吸道感染站60%以上,绝大部分为肺炎,且仍是全国5岁以下儿童第一位的死亡原因。ЧХ由于呼吸道病原体感染后同一种病原体可引起多种临床症状,不同的病原体亦可引起相似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临床诊断及治疗,因此,一种便捷、灵敏、准确的检测方法至关重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90%由病毒引起。小儿呼吸道疾病Ч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均属正粘病毒科,其基因组都是由8节段的负链单股RNA组成。其结构主要由核心、基质蛋白(M蛋白)、包膜三部分组成。位于基质蛋白之外的双层脂质,来源于宿主细胞膜,其包含有两种重要的糖蛋白,具有重要的抗原性:即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甲型流感病毒或乙型流感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感染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打喷嚏、流涕、鼻塞、咽喉不适等呼吸道局部症状和发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部分病人伴有呼吸局促、支气管炎或肺炎发生,可持续数周或数月。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ЧХ•24/10/20ЧХ腺病毒•腺病毒颗粒直径60~90nm,没有囊膜,20面体立体对称,衣壳由252个壳微粒组成。•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的典型症状是咳嗽、鼻塞和咽炎,同时伴有发热、寒战、头痛和肌肉痛等。主要为空气飞沫传播,密切接触(手—鼻)传播等。•潜伏期一般在5~6天。•呼吸道腺病毒感染多发生在冬末、春初。•在婴幼儿、家庭、医院及新兵等群体中常可引起流行。ЧХ•24/10/20腺病毒ЧХ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属副粘液病毒科。•在电镜下所见与副流感病毒类似,病毒颗粒大小约为150nm。•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婴幼儿和易感成人严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该病经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其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发病率高,在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低下的人群中容易爆发流行。•潜伏期3~7日•。婴幼儿症状较重,可有高热、鼻炎、咽炎及喉炎,以后表现为细支气管炎及肺炎。少数病儿可并发中耳炎、胸膜炎及心肌炎等。•成人和年长儿童感染后,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ЧХ呼吸道四病毒诊断临床意义1.为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疗效观察和预后提供依据2.符合循证医学原则,提升医疗诊治科学性。症状学诊治转变为病因学诊治3.客观上降低抗生素滥用、缩短不必要的病程4.减少不必要的病患痛苦、降低不必要的经济负担5.不同的病因,不同的自然病史,不同的临床相,不同的预后转归判断ЧХ1.病毒治疗针对性强;病毒治疗有时效性2.避免抗生素的滥用3.可用于呼吸道病原学的研究4.提高医院对于呼吸道病毒的诊疗水平5.还可用于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监控为什么要早期联合检测?ЧХ荧光免疫特点.1.四种病毒同时检测2.快速检测,随到随检,反应时间15分钟,读数时间10秒机器检测;3.机器检测,结果准确,避免人为读数误差;4.检测峰高对比值,有效避免假阳性,有效检测时间窗显著长;5.易于实现全自动化操作,简化客户操作,提高工作效率;6.易于实现信息化,可与LIS、HIS连接;7.信息自动存储,便于数据检索和分析;8.技术平台可扩展到更多的检测项目。ЧХ•13方法学特点病毒分离培养技术特异性强、时间长、成本、技术要求高、敏感性不强电镜检测结果直观、准确,设备昂贵、专业性强、人员要求高、病毒滴度要求高不符合常规临床检测免疫学方法敏度高;特异性强;应用面广易于普及,试验结果显而易见;试验条个体要求低,缺点:操作步骤繁锁、自动化水平不高分子生物学方法灵敏度、准确性高,时间长设备和操作人员专业要求高、成本昂贵免疫学方法,因检测准确、速度快、应用面广得到临床门诊青睐!临床常见的病原学检测方法ЧХ双抗体夹心法:当样本加入测试卡后,病毒抗原与荧光标记抗体形成反应复合物,在层析作用下,反应复合物沿硝酸纤维膜向前移动,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