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一、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及时评价护理效果。2.环境适宜。病室必须光线充足,空气流通,避免对流;室内最好备有空调和空气净化设备,保持室温在22~24℃,相对湿度在55%~65%。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按病种隔离,严禁探视;工作人员入室前更衣、换鞋,接触新生儿前后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患腹泻、皮肤病和传染病者均不得进入新生儿室,避免交叉感染发生。室内采用湿式清扫,每日空气消毒,每月进行细菌培养1 次。4.根据病情,按医嘱给予分级护理。5.按医嘱给予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哺乳后应将小儿竖抱,轻拍背部,助胃内误咽的空气排出,哺乳后宜取右侧卧位,以防溢奶引起窒息及吸入性肺炎。不能吸允者,用滴管喂养或鼻饲,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静脉营养。奶具每次用后经常消毒液浸泡、刷洗,再高压灭菌后备用。6.准确执行医嘱,及时留取标本送检,观察药物治疗效果及副作用。7.新生儿入室后尽快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及家长,以便及时进行处理,亦可避免发生纠纷。及时给患儿戴上写有姓名、性别等身份标志的手圈,防弄错婴儿。8.每日测量体温三次。早产儿、低体温及发热39℃以上者,每1~2 小时测体温一次;置婴儿温箱者,没2~4 小时测体温一次,以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内。9.使用婴儿温箱时,注意消毒隔离。每日用消毒水擦拭温箱。温箱湿化水每日更换一次。10.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换片时先用温水清洁臀部,再涂20%鞣酸软膏或其他护臀膏,防臀红发生。11. 根据病情轻重每日给予沐浴或床上擦浴,沐浴时观察皮肤有无皮疹、疖肿、糜烂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12. 新生儿脐部24 小时后采取暴露疗法,脐部未愈合前,注意保持局部干燥,每日用0.5%络合碘消毒2~3 次,以防发生感染。13.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面色、皮肤颜色、哭声、精神反应等,观察大小便及饮食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及时准确的填写各项护理记录单。14.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最好使用输液泵,以防止输液过快引起心衰。15. 每周测体重一次,早产儿每日测量一次,并做好记录。16. 患儿出院时,仔细核对床号、姓名、性别,更衣,并向家长做好出院指导,如预防接种、保健检查、哺育及护理新生儿的有关知识。二、早产儿护理常规1.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室温应在24-26℃,相对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