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波动光学1 第 14 章波动光学14-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的间距为0.6mm,照亮狭缝 S 的光源是汞弧灯加上绿色滤光片.在2.5m远处的屏幕上出现干涉条纹,测得相邻两明条纹中心的距离为2.27mm.试计算入射光的波长,如果所用仪器只能测量5mmx的距离,则对此双缝的间距d 有何要求?分析:由杨氏双缝干涉明纹位置公式求解。解:在屏幕上取坐标轴Ox ,坐标原点位于关于双缝的对称中心。屏幕上第 k 级明纹中心的距坐标原点距离:dDkx可知dDdDkdDkxxxkk)1(1代入已知数据,得545nmx dD对于所用仪器只能测量5mmx的距离时0.27mmDdx14-2.在杨氏双缝实验中,设两缝之间的距离为0.2mm.在距双缝1m 远的屏上观察干涉条纹,若入射光是波长为400nm 至 760nm 的白光,问屏上离零级明纹20mm 处,哪些波长的光最大限度地加强?(91nm=10 m ) 分析:由双缝干涉屏上明纹位置公式,求k 取整数时对应的可见光的波长。解:已知: d=0.2mm,D=1m,x=20mm 依公式kdDx∴4 0 0 0 n mdxkD故k=10 λ1=400nm k=9 λ2=444.4nm k=8 λ3=500nm k=7 λ4=571.4nm k=6 λ5=666.7nm 这五种波长的光在所给的观察点最大限度地加强.14-3.如题图 14-3 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若3/1212rrPSPS,求 P 点的强度I与干涉加强时最大强度Imax 的比值.分析:已知光程差,求出相位差.利用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的两列波叠加的合振幅公式求出P 点合振幅。杨氏双缝干涉最大合振幅为2A。解:设 S1、S2 分别在 P 点引起振动的振幅为A,干涉加强时,合振幅为2A,所以2max4AI, 因为3112rr所以 S2 到 P 点的光束比S1 到 P 点的光束相位落后题图 14-3 第 14 章波动光学2 3π23π2π212rrP 点合振动振幅的平方为:22223π2cos2AAAA因为2IA所以22m a x1==44IAIA14-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波长550nm 的单色平行光, 垂直入射到缝间距42 10md的双缝上,屏到双缝的距离2mD.求:(1) 中央明纹两侧的两条第10 级明纹中心的间距;(2) 用一厚度为66.6 10 me、折射率为1.58n的玻璃片覆盖一缝后,零级明纹将移到原来的第几级明纹处?分析: (1)双缝干涉相邻两条纹的间距为x =D / d ,中央明纹两侧的两条第10 级明纹中心的间距为 20 x. (2)不加介质片之前,两相干光均在空气中传播,它们到达屏上任一点P 的光程差由其几何路程差决定,中央明纹对于O 点的光程差0 ,其余条纹相对O 点对称分布.插入介质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