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welcome 第四章语文课程内容的主要构成第一节“语文课程内容”及相关概念一、 概念辨析的背景长期以来, 我国一向实行国家统一的课程研制体制。这种体制很大程度上将课程与教材两个不同的层面 (范围) 重叠起来, 客观上造成了课程与教材层面、教材与教学层面不同问题的混淆。 拿语文科来说, 既定的教学大纲与既定的教材几乎可合二为一,而在教学的实践中,语文教材(教科书)的权威实际上又要超过教学大纲——不备有“语文教学大纲”的学校、没读过“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师,不在少数;而教学则必须“以本为本”。这样, 几乎所有的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都堆积到了语文教材研制或编写的层面,语文教材编写, 便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起语文课程研究、语文教学研究的职责。语文教材的研制或编写、 语文教材的编写体系与体例,很大程度上, 被不无夸张地误认为就是确定语文课程内容的“科学化” 、制定语文课程内容组织的“规律”。 反映在术语上,是不辨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内容、语文课文(选文)内容,诸种含义紧紧地纠缠在一起,乃至张冠李戴。 “语文教材内容” ,长期以来,人们或者将它混同于“语文课程内容”,或者将它混同于“语文教学内容”,甚至混网于“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内容”。二、 语文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精品welcome 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或称课程要素)就是特定形态的课程中学生需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语文课程内容语文课程内容是课程层面的概念,回答的是语文课程教什么这一问题,特指为了达到语文科特定的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要素;从学生的角度,它是学习的对象,因而也是对学什么的规定。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材内容是教材层面的概念,回答“用什么去教”这一问题。从学生的角度讲,也就是通过什么去学。主要指为了有效传递、显现课程内容诸多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资料,包括例文及近来鉴别出来的样本和用件类型的选文。语文课程内容与语文教材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方面,“教什么” 的问题与在 “教什么”既定的前提下“用什么去教”的问题,两者有因果联系。教材内容必须反映、体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