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10/20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2临床病例68岁女性,以糖尿病就诊内分泌科,血糖控制好,诉近来腰背痛明显查体驼背身高152cm,年轻时身高158cm月经14岁初潮,40岁绝经曾经服用强的松治疗过敏诊断:第一、三腰椎压缩性骨折?目标3•了解骨质疏松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掌握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诊断•熟悉骨质疏松的治疗–什么是骨质疏松症?4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definition)524/10/20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正常正常骨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认识骨质疏松症6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降低易骨折骨微结构——影响骨强度的决定因素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72003年至2006年一次全国性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总患病率:女性每5个人就有1个人患病男性每7个人就有1个人患病骨质疏松症的分类8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导致的骨质疏松。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甲亢、血液系统疾病,其它代谢性骨病、肿瘤、肾脏病变等;药物如抗癫痫药物、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等及其他因素所致。特发性骨质疏松症:青少年骨质疏松症,青壮年成人骨质疏松症病因和发病机制OP可能与下列多种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峰值骨量50%~80%由遗传因素决定,如基因多态性;•内分泌因素如雌激素缺乏-绝经后妇女、睾酮缺乏、甲状旁腺激素增加、降钙素下降、1-25(OH)2D3缺乏;•生活方式如缺少运动、膳食营养不平衡、嗜烟酒等。•其他:疾病、药物。9病因和发病机制1.峰值骨量(peakbonemass,PBM)下降2.2.骨吸收增加骨吸收增加3.3.骨形成减少骨形成减少10老兄,我已经运了那么多砖给你,怎么房子还越来越矮呀?唉,没办法,他拆得比我盖得更快呀!发病机制111212▪骨形成时,钙从血浆中进入骨质骨形成时,钙从血浆中进入骨质▪骨吸收时钙从骨中释放入血骨吸收时钙从骨中释放入血骨的形成与骨的吸收相当时,钙处于平衡状态发病机制1,25-(OH)2D31,25-(OH)2D3:促进肠钙吸收:促进肠钙吸收PTHPTH:促进骨吸收和溶解,使骨钙释放入血,升高血钙:促进骨吸收和溶解,使骨钙释放入血,升高血钙hCThCT:由甲状腺:由甲状腺CC细胞分泌,使破骨细胞活性降低,抑制骨吸细胞分泌,使破骨细胞活性降低,抑制骨吸收收其他:雌激素雌激素,甲状腺素,糖皮质激素等13哪些人易患骨质疏松症(riskfactors)人种(白种人和黄种人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高于黑人)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低体重性腺功能低下吸烟过度饮酒饮过多咖啡、浓茶制动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营养失衡蛋白质摄入过多或不足高钠饮食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应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如类固醇、过量的甲状腺激素等)24/10/2024/10/201414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脆性骨折是指低能量或者非暴力骨折,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为常见部位。如行走时跌倒、轻微碰撞即摔倒,或因其他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脊柱畸形、胸廓变窄,心肺功能障碍;骨折卧床,继发重要脏器病变疼痛脊柱变形脆性骨折内脏功能障碍诊断(diagnosis)1.诊断线索:①不明原因的慢性腰背痛②绝经后或双侧卵巢切除后女性③身材变矮或脊柱畸形④脆性骨折史或脆性骨折家族史⑤存在多种OP危险因素,如高龄、吸烟、制动、长期卧床等。1516诊断(diagnosis)骨密度(BMD):能反映大约70%的骨强度双能X线吸收法(DXA)——诊断金标准16临床上常用的推荐测量部位是腰椎临床上常用的推荐测量部位是腰椎1-41-4和股骨颈和股骨颈Guidelinesofpreclinicalevaluationandclinicaltrialsinosteoporosis,1998,Geneva•正常正常::≥≥-1SD-1SD•骨量减少骨量减少::-1SD-1SD~~-2.5SD-2.5SD•骨质疏松:骨质疏松:≤≤-2.5SD-2.5SD•严重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