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小 儿 结 核 病 考纲要点 一、小儿结核病总论 1.了解小儿结核病的发病特点 2.熟悉结核病的诊断方法,掌握结核菌素试验的临床意义 3.熟悉结核病的预防 4.熟悉结核病的治疗 5.了解小儿结核病活动性的判断方法 二、原发型肺结核 1.掌握原发型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2.熟悉原发型肺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熟悉原发型肺结核的治疗 三、结核性脑膜炎 1.掌握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 2.掌握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掌握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 要点精解 一、小儿结核病总论 (一)结核病的发病特点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全身各个脏器均可受累,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结核杆菌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菌,结核病的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结核病目前仍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其患病率和死亡率仍较高。 (二)结核病的诊断与结核菌素试验 1.病史: ⑴结核中毒症状; ⑵结核接触史; ⑶卡介苗接种史; ⑷发病前有无急性传染病史(尤其是麻疹、百日咳等); ⑸既往有无结核过敏表现,如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等。 2.结核菌素试验:常用结核菌纯蛋白衍化物(PPD)作结核菌素试验。第一次试验液为 0.1ml含1单位PPD(0.00002mg),第二次试验液为 0.1ml含5单位PPD(0.0001mg),必要时可做最大强度PPD 250单位(0.005mg),如仍为阴性,一般可除外结核感染。 ⑴结核菌素试验反应强度的判断:在注射PPD后48~72小时测量局部硬结的直径,取纵 横两者的平均直径来判断其反应强度。 ①硬结平均直径<5mm 为阴性反应,即(-) ②硬结平均直径5~9mm 为阳性反应,即(+) ③硬结平均直径10~19mm 为中度阳性反应,即(++) ④硬结平均直径>20mm 为强阳性反应,即(+++) ⑤除硬结外还有水疱、破溃、淋巴管炎及双圈反应等 为极强阳性反应,即(++++)。 ⑵结核菌素反应在下列情况可以减弱或暂时消失(假阴性反应): ①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猩红热及肝炎 1~2个月内; ②体质极度衰弱,如重度营养不良、重度脱水、重度水肿等; ③严重结核病如粟粒型肺结核、干酪性肺炎和结核性脑膜炎; ④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时; ⑤原发或继发免疫缺陷病。 ⑶接种卡介苗后阳性反应与自然感染者的主要区别点 3.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结核中毒症状,如长期低热、盗汗、乏力、纳差、消瘦等,肺部体征多不明显,如病情严重可出现高热以及相应器官受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