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迈向“空间站时代”中国空间站中国航天主题中国空间站(天宫空间站,英文名称:ChinaSpaceStation)一般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中的一个空间站系统。预计在2022年前后建成。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倾角42~43度,设计寿命为10年,长期驻留3人,总重量可达180吨,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前言01中国空间站的发展历史02中国空间站的功能构造03中国空间站的价值意义CONTENTS中国空间站的发展历史第一部分1992年,中国政府就制定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建成空间站是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1中国空间站的发展历史载人飞船阶段完成了载人飞船的研制,实现了航天员天地往返等目标;第一步空间实验室阶段,我国不仅掌握了出舱、交会对接技术,成功验证了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完成了运送货物补给等任务;第二步空间站建设阶段,我国将建造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第三步2008年9月•,1中国空间站的发展历史•神舟七号升空,实现航天员太空行走;•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神舟八号发射升空,实现无人对接。神舟九号发射成功,实现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神舟十号发射成功,完成再一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2011年9月2011年11月2012年6月2013年6月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战略规划研究室副主任张伟表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在2020年将进入载人空间站阶段,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核心舱天和以及实验舱梦天、问天已箭在弦上。到2024年,(上述空间站)有望成为全世界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1中国空间站的发展历史121992年,中国政府就制定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建成空间站是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1中国空间站的发展历史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2016年9月神舟十一号载人舱发射升空,与天宫二号对接。2016年10月联合国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签署《利用中国空间站开展国际合作谅解备忘录》2016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表示,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已于2016年底完成总装,进入整舱测试阶段,预计2018年发射升空。2017年3月2日2021年6月16日上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38]。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介绍说,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作为我国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承上启下,十分关键。总体来看,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有四大特点,将为后续空间站建造及应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积累宝贵经验[39]。1中国空间站的发展历史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1中国空间站的发展历史2021年6月17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5时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1中国空间站的发展历史中国空间站的功能构造第二部分中国空间站名为“天宫”,整体呈T字构型,包括核心舱、实验舱梦天、实验舱问天、载人飞船(即已经命名的“神舟”号飞船)和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飞船)五个模块组成。各飞行器既是独立的飞行器,具备独立的飞行能力,又可以与核心舱组合成多种形态的空间组合体,在核心舱统一调度下协同工作,完成空间站承担的各项任务。2中国空间站的功能构造主体结构载人空间站命名为“天宫”,代号“TG”;2中国空间站的功能构造名称,载人空间站命名为“天宫”,货运飞船命名为“天舟”。中国载人空间站整体名称及各舱段和货运飞船共5个名称具体如下:名称核心舱命名为“天和”,代号“TH”;货运飞船命名为“天舟”,代号“TZ”。实验舱Ⅰ命名为“问天”,代号“WT”;实验舱Ⅱ命名为“梦天”,代号“MT”;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主造型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