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电子书稿易错字举例 鲍国强 本文是鲍国强先生编撰《中国古籍总目 •集部》时 总结出来的关于繁体电子书稿易错字的经验,是为编撰和审校《中国古籍总目》服务的。 简体字由繁体字演变而来。但有些在古代分别有不同义和形的繁体字却归并成同一个简 体字,所以繁体字和简体字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把这些简体字转变为繁体字时很容 易出错。在繁体字电子书稿中,这些字就更容易被疏忽了。其产生差错的原因:或由五笔字 形输入(字形相近) 有误,或是输入法字表选择有误(眼误、手误) ,或因简繁字自动转换不准 确(该转的不转或不该转的转了) ,或缘于字义理解偏差(没查核准确) ,或校对不细(漏了过 去) 等。现据有关校对记录整理了若干组容易出错的字,分为笔画简化(31 组)、形义合并(81 组) 、异体统一(12 组) 、形义近误(14 组)和特殊情形(2 组)五类,每类中按各组首字笔画为序 略加说明和举例,供同行审校时参考。 一、笔画简化 1. 厂廠 两字本无关联,因“廠”简化为“厂”,就与古时的“厂”(hǎn 音 喊,山崖边的石洞) 相混。古时之“厂”亦读“ān音庵”。古籍中“厂”照录即可,不能 转为“廠”。如撰《恕堂诗》的(清)宫鸿厂、《晉石厂丛书》等。 2. 历曆歷 “曆”与“歷”应注意区分。如“ 万曆”、“弘曆”、“时宪曆”与“经歷 ”、“歷下”等的区别,应重点校对,如《永曆纪事》、《歷代帝王法帖 释文考異》、《乙酉日曆》、《歷城县志》等。“历”是它们的简化字。 3. 只隻祇 衹 “只”有两读:读作zhī 音之时有“单独的、量词表示一个”的意思,其繁体为“隻”,如“隻言片语”、“隻身”等;读作“zhǐ音止 ”时有“副 词表示限 于某 个范 围 、仅有”的意思,其繁体为“衹祇”,如“衹许 ”等。 4. 饥 飢 饑 “飢 ”是“饿 ”的意思,如“充 飢 ”、“如飢 似 渴 ”等;“饑 ”则 指 “谷 物 不熟 ”,如 “饑 荒 ”、“饑 馑 ”等;现 均 简化为“饥 ”。 5. 汇 彙 滙 著 作方 式 和版 本类型 中一般 用 “彙 ”字,不用 “滙 ”字。书名 等处 照录即可。“汇 ”是它们的简化字。 6. 发 發 髮 古时,“发 ”与“髮 ”是两个字,“毛 髮 ”之“髮 ”不能写 作“发 ”。现“發 ”与“髮 ”均 简化为“发 ”。“发 ”字转为繁体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