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0/201第六章库坝区渗漏问题教案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杨连生24/10/202水库渗漏可分为暂时性渗漏和永久性渗漏两种。⑴暂时性渗漏水库蓄水初期,由于库水位逐渐抬高,因湿润、饱和库水位以下岩土层的孔隙、裂隙和空洞,导致库水量损失,这种方式的渗漏损失称为暂时性渗漏。一般情况下,这部分漏失的水量,不会渗出库外,而且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停止,并不构成对水库蓄水的威胁,更不致于影响水库的效益。暂时性渗漏量的大小,取决于被饱和岩层的体积及其空隙率,以及库区的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例如,库盆若由空隙率高的岩层构成,地下水位又很深,或者是在干旱地区,暂时性渗漏损失的水量就会相对较大。⑵永久性渗漏永久性渗漏是指水库蓄水后,库水通过库岸或库盆底部的岩土体中的孔隙、裂隙、断层及溶隙、溶洞等渗漏通道,向库外邻谷、低地或远处低洼排水区持续不断的渗水现象。这种向库区以外的渗漏,必将直接影响水库蓄水,还可能造成浸没、沼泽化、盐渍化等不良现象。第一节库区渗漏24/10/203永久性渗漏,大多沿下列部位发生。①通过库岸分水岭向邻谷或低地渗漏(图6—1a)图6—124/10/204②坝下游河道使弯道,库水通过库岸向下游河道渗漏(图6—1b);③库水通过库底向远处低洼排泄区渗漏(图6—1c)。库区发生永久性渗漏,需具备一定的地质地貌条件,判断一个库区是否会发生永久性渗漏,一般从下述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分析。(一)地形地貌条件水库渗漏与不同的地貌单元密切相关。如果库区周围的地形是山峦重叠、峰岭连绵的,那么,这类地形产生渗漏的可能性就很小。相反,库岸山体单薄,又有邻谷存在且下切较深,库水外渗的可能性就大(图3—34a)。若水库修建在基岩山区河谷急剧拐弯处,河弯之间的山脊有的地方可能会很狭窄,这样的地形条件,就有可能产生水库渗漏。平原地区河谷一般切割较浅,库区与邻谷常相距很远,库水若要穿过河间地块向邻谷渗漏,一般是不容易的。但在河曲发育地段,河间地块比较单薄,则属可能产生渗漏的地形。24/10/205地形地貌虽然不是水库渗漏的通道,但在许多情况下,地质方面大的集中渗漏通道,在地形地貌上总有一一定的反映。因此,找出地形对渗漏的不利地段,就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现象和应该注意的环节,使之能够进一步从地质和水文地质方面去调查产生水库渗漏的可能性。(二)岩性条件不同的岩性,对水库渗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按岩石性质,岩层有透水的和隔水的两大类,在分析水库渗漏问题时,对岩层的透水性能都要着重加以分析,因为强透水层可以导致水库渗漏,隔水层的存在则可以起到防渗作用。能够起防渗作用的是微弱透水或基本不透水的岩层,如粘土类岩中的粘土岩、页岩和粘土质沉积层,以及完整致密的各种坚硬岩层。如果库盆或库周围有隔水层存在,就能够起挡水作用,使库水不致向库外渗漏,如图3-37所示,因此,凡是可以起隔水层作用的岩层,都要查明其厚度、分布范围、产状、裂隙发育程度等,以确定其是否能起防渗作用以及防渗程度和效果。24/10/206基岩一般都比较坚硬致密,孔隙率小。库水如果要通过基岩发生渗漏,主要取决于各种裂隙和溶洞存在情况,以及沉积岩的层面充填情况。在第四纪松散沉积层中,对水库渗漏有重大意义的是未经胶结的砂砾(卵)石层,这些砂砾石、砾石、卵石层,空隙大、透水性强,如果库区存在这些强透水层并沟通库区内外,就可以成为水库渗漏的通道。例如,北京市郊十三陵水库,由于水库右岸大宫门附近存在古河道(图6-2),古河道由强透水的砂砾石层构成,当水库蓄水达到一定高程时,就形成集中渗漏,大量漏水,这是工程竣工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末能满阵运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后经处理,才保证了水库正常蓄水。如果在河间地块存在砂砾石层,水库一岸又毗连另一条河流,且两河之间相距不远,或河间地块比较单薄,当这种河间地块是由强透水的砂砾石层构成,又具备一定的水文地质条件时,则会产生渗漏。库水沿砂砾石层渗漏,大多发生在平原地区的水库。(三)地质构造与水库渗漏有密切关系的地质构造,主要有断层破碎带或断层交汇带,裂隙密集带即向斜构造、岩层产状等。(图6—3)24/10/207图6—23—353—352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