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现状及思考颜振艺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置换术(THA)是治疗髋关节严重疾患、解除髋关节疼痛、重建髋关节功能的主要手段。以老年人多见,髋关节置换术后通常会引起持续数天至数周的中到重度的疼痛。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特殊性1、基础疾病多2、对疼痛忍受不主动表达及术后常见的认知功能障碍和谵妄3、对镇痛药敏感4、术后常常需要抗凝治疗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意义术后镇痛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降低肺部并发症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认知功能障碍降低医疗费用和致残率,增加患者满意度国内外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疼痛控制现状镇痛模式PCEAPCIA针刺治疗多模式镇痛优点1、效果确切。2、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1、效果满意。2、容易实施。提供术前镇静、减少阿片类药用量、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稳定循环、改善预后。1、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改善疼痛评分,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2、多个水平阻断疼痛传导。3、目前最理想的疼痛控制方法缺点1、硬膜外置管困难。2、术后呼吸抑制、低氧血症、低血压。3、术后抗凝治疗的限制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免疫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对这方面的研究少,仍需大量的研究证实。多模式镇痛概念多模式镇痛(muhimodalanalgesia,MMA)是指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和/或不同的镇痛方法,作用于疼痛病理、生理机制的不同靶位和不同时相,以求达到较理想的镇痛并尽可能减少镇痛不足及药物副作用,同时减轻疼痛及药物对心血管、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的影响,减少并发症,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采用多模式镇痛的理由疼痛机制复杂,位点多,没有一种药物可以作用在所有位点目前术后镇痛的主要药物仍为阿片类,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和副作用均与剂量相关,达到镇痛尤其是运动时镇痛,必然出现严重副作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有天花板效应,且副作用也是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故多模式镇痛可提高镇痛/副作用价值比多模式镇痛的原则镇痛机制互补(作用在镇痛相关不同受体或不同部位)镇痛作用相加或协同副作用不相加或反而减少不同时使用两种或以上非甾体类消炎药不同时使用作用时间和机制重叠的阿片类药物多模式镇痛的药物阿片类镇痛药局麻药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8糖皮质激素多模式镇痛应用凯纷疗效确切国内外大量临床文献数据支持(N=1825),凯纷与阿片类镇痛药合用,可以降低阿片类药物用量30-50%,且使呼吸抑制、呕吐、恶心等的副作用降低30%以上。氟比洛芬酯(凯纷)—氟比洛芬与脂微球完美结合是NSAIDs唯一靶向镇痛制剂起效快(10-15分钟);疗效持久(8-12小时);作用强(50mg凯纷疗效媲美4.4mg吗啡)。指南、共识使用凯纷的推荐模式《日本麻醉用药指南》2004《中国成人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2009如为重度疼痛,可在使用凯纷基础上加用阿片类药物(常规剂量减30-50%)—多模式镇痛患者基本信息日期2015-3-13性别男年龄72手术来源科室(如为该项,请将方框内打√):骨科普外科胸外科肿瘤科其他:__________________手术名称()半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持续时间(小时)2.5小时√患者一般信息术后预期疼痛程度(如为该项,请将方框内打√):无痛(NRS评分0)轻度疼痛(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