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康复治疗(一)康复治疗目标镇痛、维持受累关节的正常功能、维持患部周围肌肉的正常肌力、保护关节免受可能受进一步器质性破坏或畸形的外加损伤。(二)康复治疗原则急性期康复的重点是关节休息,以减轻疼痛、控制炎症、避免关节负重;亚急性期以维持关节活动度,进行适当的主动和被动运动,以不加重疼痛为度;慢性期以预防和矫正畸形为主。三、康复治疗1.基本原则药物,夹板,休息控制炎症。运动疗法保持关节活动范围、肌力和耐力。功能训练包括应用适应性和辅助性器械。教育患者加强关节保护。注意采用能量节约技术。强调疾病自我治疗。必要时应用矫形器。心理,休闲,业余爱好的干预治疗。三、康复治疗2.治疗方法(1)采取正确的休息措施:无论是活动期还是稳定期患者均需足够的休息时间。1)全身性休息:急性期绝对安静休息,卧床时注意良好体位,如枕头不宜过高,尽量避免用软床垫,以防髋、膝关节屈曲畸形;足部放置支架,放置被服下压双足,以避免双足下垂等。仰卧位、侧卧位交替,炎症控制后应立即开展运动疗法。三、康复治疗2)局部休息:急性炎症渗出的关节可采用低温热塑板材等制作夹板制动,以消肿止痛。制动时应将关节置于最佳功能位置(各关节最佳功能位置:髋关节5~10度屈曲位固定,旋转取中位;膝关节5~10度屈曲位固定;肘关节屈曲70~80度;前臂旋后10~15度位固定;腕关节背屈5~10度位固定;掌指关节屈曲30度位固定;拇指外展位固定)。制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连续夹板固定2~3周不会引起关节活动受限,小于4周产生可逆转的关节挛缩和骨质疏松,同时每日应除去夹。三、康复治疗3)注意保持良好的关节位置和功能:目的是防止肢体挛缩。可在各种体位下保持恰当姿势及关节功能位置。①站立位时,头部应保持中位,下颌微收,双肩自然位(不下垂,不耸肩),下腹微收,髋、膝、踝均取自然位。②坐位时采用硬垫直角靠椅,椅高为使双足可平置地面,双膝呈90度屈曲。③各关节功能指在维持各关节一定的活动范围。至少髋关节伸屈范围在0~10度;肩关节屈曲保持在0~45度,外展0~90度,外旋0~20度;肘关节伸屈范围在0~90度,可使手接近嘴以利进食、洗漱;手指近端指间关节屈曲范围在0~50度以上,拇指保持关节稳定,腕掌关节内旋30度以上,可完成正常对掌动作。三、康复治疗4)病变关节的保护:①多关节受累时,尽可能使用大关节的活动,避免加重手部等受累小关节的炎症,即多利用身体近侧部的关节。②各关节活动时,要求该关节处在最稳定位和功能位。在卧、坐、站时均保持良好姿势。③手指关节受累时,改变某些生活用具结构,如采用增粗、增长把柄的用具和外加橡胶软套;应用轻便设备代替笨重的装置;必须物件放在固定,顺手的位置。④尽可能避免长期保持同一体位不变。⑤携带重物时尽可能以辅助方式(如滑轮车,他人帮助)完成,同时减少对关节有牵拉的活动。⑥避免手的尺侧偏运动,尤在开(关)拧瓶盖、拧毛巾时,可采用固定瓶盖或压干毛巾的方法替代。⑦避免牵拉,弯腰工作和长时间步行。⑧尽可能采取平卧位休息,避免长久持续性休息以免引起关节僵硬。⑨控制体重、避免超重。三、康复治疗(2)药物治疗:用药原则为选用可迅速控制炎症,预防关节损害的药物;用药要安全,药价不昂贵,可长期使用,以求在发病1~2年内控制疾病;必要时可根据情况联合用药。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可选择应用对乙酰氨基酸,萘普生,布洛芬,双安芬酸等。2)糖皮质激素:NSAID疗效不佳者短期加用泼尼松;重症者,可短期使用中至大剂量泼尼松或地塞米松。3)慢作用抗风湿药:包括甲氨蝶呤、金诺芬、柳氮磺胺吡啶、青霉胺和雷公藤多甙片等。4)药物关节腔内注射:可采用糖皮质激素对病变关节进行关节腔内注射,但每一关节注射次数<3次/年。三、康复治疗(3)以恢复和保持运动功能为主的物理治疗:主要采用运动疗法。1)运动疗法的选择顺序:依次为棍节活动度训练和牵张训练,等长收缩训练,动力性运动训练,有氧训练和娱乐性活动。2)恢复和保持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①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在受累关节可耐受范围内进行,宜3~4次/d,每次活动不同的关节。训练前可对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