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仪表布置校核经验汇总 在某项目仪表板设计过程中,组合仪表重新造型,将原样车组合仪表中置改为转向盘前方布置,组合仪表及周边配合件重新开发。驾驶员必须通过转向盘轮缘内侧区域观察组合仪表显示区域。 因为某项目是某平台第一款采用这种组合仪表布置的车型,我们将某组合仪表的布置过程及相关经验进行了总结,为今后采用这种布置的其它车型提供借鉴。 1 组合仪表显示可见性要求 1.1 标准要求 根据国标GB17867-1999对组合仪表上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显示可见性要求,下列指示器及信号装置在驾驶员头部不转动时必须是可见的:显示区域可见:车速里程表、燃油液面高度指示器小于 1/4区域;指示器可见:发动机油压临界状态、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临界状态;指示器标志及信号装置可见:蓄电池充电状况、自动变速器、制动器、驻车制动器、远光信号、转向指示灯、车辆危急警告信号、安全带警报、被动约束装置状态指示器、机油压力、燃油液面高度、蓄电池充电。 2.2 布置校核原则 组合仪表布置时,优先考虑在驾驶员头部不移动时,保证所有的指示器及信号装置是可见的,否则,应至少保证国标中要求的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布置区域是可见的。选用转向盘上极限位置为设计状态,H点坐标为座椅最后最下位置的座椅参考点,选用95%的驾驶员眼椭圆进行设计校核。 2 组合仪表布置详细说明 2.1 设计流程 造型根据初步设计方案制作仪表板油泥模型,并对油泥模型进行完善,对油泥模型点云扫描。项目组输入仪表板点云进行设计校核,将校核结果以报告形式反馈给造型进行修改,同时反馈问题修改必须在油泥模型上加以确认。确定最终油泥模型,并扫描点云进行光顺处理,再根据光顺数据进行仪表板建模。 2.2 校核内容及方法 1) 测量组合仪表外罩与转向盘上极限位置的间隙,确定某车型此间隙值不小于 80mm(对比参考车型所得),避免组合仪表外罩对驾驶员转动转向盘形成干扰。 2) 确定组合仪表面板及驾驶员眼椭圆的位置,测量组合仪表显示面中心与眼椭圆中心的距离,与参考车型进行对比。 3) 进行驾驶员防眩目的校核。作透过前风窗玻璃的光线,经组合仪表外罩边缘照到透明罩或面板上,进行反射后,确保此反射光线不会与驾驶员眼椭圆相交。 4) 过挡风玻璃下黑边边缘做切眼椭圆下边缘的直线,过该直线做垂直于整车纵向对称面的平面。组合仪表外罩必须位于该平面以下,说明组合仪表外罩不会遮挡驾驶员视野。 5)利用UG软件做出转向盘双目障碍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