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行动导向教学案例教案提纲 课程名称 建筑力学 课程性质 必修课(√)、选修课( ) 项目名称 模块六: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及刚度校核 授课方式 理论课(√ )、实验课( )、实训课( ) 教学时数 12 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 能用图乘法解静定结构的位移及静定结构由于支座移动和温度变化引起位移计算。 教学内容 (1)拉压杆、扭转轴、简单梁的及刚度校核; (2)叠加法求梁的挠度; (3)理解虚功原理,以及用单位荷载法求静定结构的位移; (4)掌握图乘法; (5)了解支座沉陷和温度变化引起的位移计算方法; (6)了解功的互等定理与位移互等定理反力互等定理。 教学重点 1.简单梁梁的位移及刚度校核;2.图乘法; 教学难点 1.理解虚功原理,以及用单位荷载法求静定结构的位移; 2.了解功的互等定理与位移互等定理反力互等定理。 消耗材料 A 4 纸张 3 张 操作工具 直尺、铅笔、橡皮;计算器 成果要求 进行梁或桁架的刚度校核(学生任选其一) 教学过程 一、信息获取(教师主讲) 1.掌握单位荷载法 2.掌握图乘法; 二、制定计划(分组讨论) 1. 结构选型,确定本组所采用的结构形式 2.进行内力计算;3.求解结构位移 4.刚度校核 三、做出决定(教师主持全班讨论) 1. 分组介绍结构方案 2. 提问、讨论、教师点评:介绍结构力学原理,结构内力计算;结构位移计算(单位荷载法、图乘法);刚度校核。 四、实施操作(分组计算) 1. 根据讨论结果修改方案 2.计算内力(可采用上节计算结果) 3. 求解位移;4.刚度校核 五、检验校正(教师主持分组发言) 1. 列举知识和能力缺陷、列出理论与实际差别。 2. 写出改进措施。 3. 写出小组协作体会与个人心得。 六、总结评价 1.小组自评(本组学生自我模糊评定) 2. 结构功能评定(全班学生讨论后议定) 3. 小组间互评并写出对方优缺点(全班学生讨论后议定) 4. 任务完成等级评定(教师依据一定标准进行评定) 5. 团队协作水平评定(教师、组长评定) 模 块 六 : 静 定 结 构 的 位 移 计 算 及 刚 度 校 核 6.1.1 杆 系 结 构 的 位 移 杆 系 结 构 在 荷 载 或 其 它 因 素 作 用 下 , 会 发 生 变 形 。 由 于 变 形 , 结 构 上 各 点 的 位 置 将 会 移动 , 杆 件 的 横 载 面 会 转 动 , 这 些 移 动 和 转 动 称 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