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判断 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对) 2、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X) 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X) 4、变异指标和平均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总体的特征,因而变异指标的数值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越高,反之平均指标的代表越低。(X) 5、抽样极限误差总是大于抽样平均差。(X) 6、根据样本各单位标志值或标志属性计算的综合指标称为统计量(样本指标)。(对) 7、(甲)某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因此,(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对) 8、已知:工资(元)倚劳动生产率(千元)的回归方程为:Yc=10十 80x因此,当劳动生产率每增长 1 千克,工资就平均增加 90 元。(X) 9、在综合指数中,要求其同度最因素必须固定在同一时期。(对) 10、某产品产量在一段时间内发展变化的速度,平均来说是增长的,因此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也是年年上升。(X) 11、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 3%、2%、7%和 5%,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103%x102%x107%x105%)一100%。(对) 1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X) 1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对) 14、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对) 15、当对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所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对) 16、调查单位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对象。(对) 17、我国目前基本的统计调查方法是统计报表、抽样调查和普查。(对) 18、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X) 19、按数量标志分组,各组的变量值能准确的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性质上的差别。(X) 20、在确定组限时,最大组的上限应低于最大变量值。(X) 21、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别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X) 22、离散型变量可以作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而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对) 23、对于任何两个性质相同的变量数列,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都可以采用标准差指标。(X) 24、样本成数是指在样本中具有被研究标志表现的单位数占全部样本单位数的比重。(对) 25、样本容量指从一个总体中可能抽取的样本个数。(X) 26、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对象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唯一的。(X) 27、产量增加,则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这种现象属于函数关系。(X)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