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nyLOGO气管支气管断裂伤外伤性气管、支气管断裂或裂伤多是重度闭合性胸部外伤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国内约占胸外伤的0.8%~1.7%,国外报道约占胸部闭合伤的3%~6%。病因与发病机制1.病因气管与支气管损伤可由于刀伤、枪伤或其他刃器穿透伤造成,但平时多发生于闭合性胸外伤中,如车祸发生撞击或严重挤压伤,急剧减速汽车驾驶员前胸猛烈撞击于方向盘上等。2.发生机制(1)受伤瞬间,声门反射性紧闭,胸部变压时胸廓前后径变小,引起支气管内压聚增,气流受流体力学作用,冲向末梢小气管,在各级支气管分叉处产生一种反向力。(2)由于气管隆突固定,两肺悬垂于左右两侧,胸廓前后受挤,横径突然增大,两肺向外侧牵拉时隆突受扯拉,产生一种剪切力,这在剪切力作用于紧张高压的支气管而引起气管、支气管破裂。(3)由于左主支气管较右侧细而长,因此容易损伤。80%的支气管破裂位于以隆突为中心、直径为2.5cm的圆圈范围内,这正好是椎体横径的宽度。临床表现气管、支气管断裂的临床表现与裂断部位与邻近组织的损伤有关。1.裂伤口与胸膜腔相通主要表现为严重气胸。(1)紧急胸腔闭式引流后,气体不断逸出,肺不复张。(2)伤员呼吸困难、咯血、皮下气肿,严重者可出现紫绀。(3)支气管动脉损伤后可发生严重咯血。2.气管、支气管裂口不与胸膜腔相通不出现气胸,但可发生纵隔气肿。后期出现肺不张,纤维化致支气管狭窄及分泌物潴留而发生肺部感染;最后导致肺发生不可逆转的破坏。诊断要点1.上述临床表现2.X线胸片(1)可见纵隔气体、严重颈部皮下气肿或气胸、肺不张和局限于胸廓上部的肋骨骨折(第1~3或4、5肋)。(2)支气管周围出现气体。(3)一侧支气管裂伤时可出现典型的肺坠落征:即不张的肺萎陷下垂于心膈角或胸腔最低位置,而不像一般气胸的肺不张缩向肺门。这是具有鉴别诊断价值的X线征象。(4)高电压胸片、肺门断层摄影可显示支气管锐角扭曲或气柱中断。(5)颈部侧位片脊柱前缘显示透光带是支气管裂伤最早出现的X线征象。3.支气管镜检查不仅可直视受伤支气管内腔情况,还可进行选择性造影,对早期诊断和定位具有重要意义。晚期病例进行支气管镜检查,也可使诊断得以明确。支气管断裂后,生存者由于伤情复杂,或在胸腔闭式引流后症状暂时缓解等原因,不易作出早期诊断。常见误诊原因有:(1)症状隐蔽在纵隔内的支气管裂口,与胸膜腔有极小的通道或无通道,迅速被关闭,患者虽可有咯血或皮下气肿,但因气胸不明显,因而症状隐蔽。(2)症状缓解经胸腔闭式引流后,支气管近侧断端被血凝块、分泌物、纤维素填塞,因而症状缓解。(3)症状不明显横断的支气管远端未脱入胸腔内,在纵隔内被胸膜层所覆盖,而远、近端之间仍有袖状外膜连接,维持通道,肺仍可持续通气,因而症状不明显。(4)在晚期由于断裂处生长的肉芽瘢痕,使支气管呈盲管状或狭窄,致反复发作肺炎及肺不张而误诊;或由于炎性肉芽糜烂溃破,引起痰中带血,纤支镜检查时将肉芽瘢痕误认为是肺癌,也是误诊的原因。诊断一经确定,在全身状况允许下应立即剖胸手术,并且尽可能作吻合修补。早期手术的优点是支气管断端未形成瘢痕,与周围组织粘连亦轻,容易解剖和吻合。随之肺组织可获新生。晚期远端肺、支气管如有感染,有可能需行肺叶切除术。早期手术效果较好。支气管完全断裂者肺萎陷时间过长,即使支气管重建能够成功,肺功能亦仍有减退。无法进行一期修补吻合时,应行局部清创置管引流排气。1.操作要点(1)切口气管断裂累及胸段者可经正中切口,主支气管破裂,一般采用相应侧的后外侧剖胸切口,经第5或第6肋床进入胸腔。(2)支气管断端的寻找,应按下列原则进行:①按裂伤部位找:根据经验,在以隆突为中心,直径为2.5cm圆圈范围内寻找;②断端被瘢痕组织掩盖在肺内时,应先解剖肺动脉至肺内分支,即可触及较硬的支气管断端,防止盲目解剖误伤支气管或血管。2.吻合注意事项(1)吻合前应充分切除两残端瘢痕,修剪残面至软骨,切开管腔进行吻合。(2)支气管吻合前,应充分吸尽痰及远端支气管内潴留的分泌物,按摩肺叶,帮助吸引。此外,如肺叶表面有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