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No. Edition No. Page 1 of 6 文件编号:QC-3.4 版本号: 01 第 1 页 共 6 页Subject: 文件名称:无菌检验方法验证Prepared by: 起草人Date: 日期Reviewed by: 审核人Date: 日期Approved by QA: QA 批准Date: 日期Supersedes document No.: 取代文件编码: QC-3.4-00 Effective date: 生效日期:User Codes :文件发放岗位:QC、档案室1. 目的( PURPOSE )规范药品质量检查方法的管理,确保药品所用无菌检验方法的可行性、检验结果的可靠性。2. 适用范围( SCOPE )适用于药品的无菌检验方法验证。3. 职责( RESPONSIBILITY )质量控制部微生物组负责4. 关键词( KEY WORDS )无5. 定义( DEFINITION )无6. 程序( PROCEDURE )6.1 验证的原理6.1.1 验证试验方案的设计需要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1)在检测前样品的预处理方式能有效抵消(或中和)产品中抑菌性;2)样品的预处理方式和检测过程以及培养条件等均不会影响样品中的微生物生长。6.1.2 对同类产品三个不同批号样品进行微生物挑战试验后,通过比较三批样品中挑战菌株的恢复生长结果来评价整个检验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重现性。6.2 验证试验用供试品的制备与检查Document No. Edition No. Page 2 of 6 文件编号: QC-3.4 版本号: 01 第 2 页 共 6 页Subject: 文件名称:无菌检验方法验证6.2.1 样品组( A 组):用适当的方法中和样品,再向其中接入少量的挑战微生物(接种量控制在 10~100cfu 之间),按照常规检测程序和培养条件检查挑战微生物的恢复生长情况。6.2.2 蛋白胨对照组( B 组):除了用 A 溶液( 0.1% 蛋白胨溶液)替代实际样品外,中和方式、检测程序和培养条件等均与样品组(A 组)相同。6.2.3 阳性对照组( C 组):不经中和处理,将微生物挑战菌株直接接种于培养基培养,接种量与前两组相同,均在10~100cfu 之间。6.3 验证用挑战微生物6.3.1 用于验证试验的挑战微生物要具有广泛代表性,至少包括需气菌、 厌氧菌、兼性菌等,所选用的菌株要基本上涵盖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各类微生物。在验证中常选用的微生物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生孢梭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等。6.3.2 挑战微生物的培养条件及贮存条件需按《QC-6.2 菌种管理》进行,以确保各代微生物细胞的生理状态保持稳定一致。6.3.3 验证时, 选择的挑战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