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1 日本保存的唐代占卜典籍占卜书是研究占卜术、 占卜思想和占卜行为的重要依据。但是唐代以前 (包括唐代)的占卜书很少流传下来。 笔者在整理敦煌占卜文书的间隙,恰好有个机会去日本访问, 就顺便调查了一下日本保存的唐代占卜典籍,发现有一些为国内所不存,因此想有必要将其中的重要典籍介绍给国内读者。日本保存的最重要的占卜典籍是《大唐阴阳书》①。按《阴阳书》在唐初很流行,唐太宗曾“以《阴阳书》近代以来渐致讹伪,穿凿既甚,拘忌亦多,遂命(吕)才与学者十余人共加刊正,削其浅俗,存其可用者。勒成五十三卷,并旧书四十七卷, 十五年书成, 诏颁行之”(《旧唐书· 吕才传》)。但是由于《阴阳书》内容太庞杂, 逐渐不符合日益发展的占卜术的需要,到唐后期就分化成各种不同的占卜书了。《旧唐书· 经籍志》所载吕才撰《阴阳书》五十卷(《新唐书· 艺文志》作五十三卷)和王粲撰《阴阳书》三十卷到宋代就只剩下“吕才《阴阳书》一卷”,到现在,除敦煌文书中有《阴阳书》残卷一件、以及《玉函山房辑佚丛书》收有从史籍中搜集的七、八条记载外,其他已经荡然无存。——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2 但是唐代编纂的《阴阳书》最迟在天平十八年(746)已经传到日本。宽平年间(889-897)根据当时实有图书编写的《日本国见在书目录》明确记有“《大唐阴阳书》五十一卷、 《新撰阴阳书》五十、吕才撰” 。这其中的《大唐阴阳书》保存到现在有七个本子, 分别藏在静嘉堂文库、 天理图书馆内吉田文库、 京都大学图书馆、东北大学图书馆、国立天文台、国立公文书馆(旧内阁文库),以及茨城县的六地藏寺。 根据日本学者研究, 这些本子都不是唐代写本, 并都源自嘉祥元年( 848)历博士春日真野麻吕的一个抄本;也都不是全本,而只存有卷三十二和三十三。 这可能是因为卷三十二和三十三与历法关系最深,后来又被采入到日本的“阴阳道”中,所以被“阴阳道”家族秘藏从而得以保存下来的缘故。笔者在日本公文书馆看到了内阁文库本、在东京大学日本史料编纂所看到了一个不属上述七个本子的《大唐阴阳书》的复制本。这二个本子基本一样,只是内阁文库本仅存卷三十二。拿日本保存的《大唐阴阳书》与敦煌《阴阳书》残卷以及《玉函山房辑佚丛书》所收《阴阳书》的佚文比较,从形式到内容都很接近(有些文字几乎完全一样) ,可证现存日本的《大唐阴阳书》确是抄自唐代的《阴阳书》。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