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明清年代紫砂壶赏析VIP免费

明清年代紫砂壶赏析_第1页
1/11
明清年代紫砂壶赏析_第2页
2/11
明清年代紫砂壶赏析_第3页
3/11
1 / 11 明清年代紫砂壶赏析学院:计算机(软件)学院姓名:史丽玉班级:软件工程JAVA10-03 学号: 311009060304 2012 年 5 月 29 日2 / 11 紫砂壶发展历史"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宜兴,战国时代称 " 荆溪 " ,秦汉时置为" 阳羡 " ,晋时又改为" 义兴 " ,隋唐一直沿革 " 义兴 " 这个名称,宋时为避宋太宗赵光义之讳,在太平兴国年间改 " 义兴 " 为 " 宜兴 " 。宜兴制陶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考古对宜兴古窑发掘证实,早在5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开始制陶,到了汉代则更大量生产日用陶器。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属陶器茶具的一种。它坯质致密坚硬,取天然泥色,大多为紫砂,亦有红砂、白砂。这种陶土,含铁量大,有良好的可塑性。紫砂茶具的色泽,可利用紫砂泥泽和质地的差别,经过 " 澄 " 、 " 洗 " ,使之出现不同的色彩,如可使天青泥呈暗肝色,蜜泥呈淡赭石色,石黄泥呈朱砂色,梨皮泥呈冻梨色等;另外,还可通过不同质地紫泥的调配,使之呈现古铜、淡墨等色。优质的原料,然的色泽,为烧制优良紫砂茶具奠定了物质基础。成陶火度在1100 — 1200 摄氏度,无吸水性,音粗韵长。它耐寒耐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用它炖茶,也不会爆裂。因此,历史上曾有" 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 之说。但美中不足的是受色泽限制,用它较难欣赏到茶叶的美姿和汤色。紫砂茶具起始于宋,盛于明清, 流传至今。 在明代中叶以后,逐渐形成了集造型、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雕塑于一体的紫砂艺术。北宋梅尧臣《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中道:"3 / 11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欧阳修也有" 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 的诗句,说明紫砂茶具在北宋刚开始兴起。 1976 年宜兴鼎蜀镇羊角山发掘出一处宋代龙窑窑址,出土了许多紫砂陶残器,考古发掘的实物和文献记载互相印证。至于紫砂茶具由何人所创,已无从考证。紫砂壶则创造于明代正德年间,根据明人周高起《阳羡茗壶录》的 " 创始 " 篇记载,紫砂壶首创者,相传是明代宜兴金沙寺一个不知名的寺僧,他选紫砂细泥捏成圆形坯胎,加上嘴、柄、盖,放在窑中烧成。 " 正始篇 " 又记载,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出现了一位卓越的紫砂工艺大师——龚春(供春)。龚春幼年曾为进士吴颐山的书僮,他天资聪慧,虚心好学,随主人陪读于宜兴金沙寺,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明清年代紫砂壶赏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