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胞的基本形态有哪些?大小如何?细菌形态:主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在多数情况下,细胞的形状和排列方式是各种微生物的特征,他们与环境因素有关。球菌:球状的细菌, 根据分裂方向及随后的排列方式分为:单球菌、 双球菌、 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杆状:杆状的细菌,细胞外形较球菌复杂,常有短杆状、棒杆状、梭状、梭杆状、分枝状、螺杆状和弯月状等。螺旋菌:螺旋状的细菌,螺旋不足一环为弧菌,满2~6 环为螺菌,超过6 环为螺旋体。细胞大小 :细菌细胞大小常用的度量单位是微米。一般用显微测微尺来测量,并以多个菌体的平均值或变化范围来表示,球菌大小用直径表示,杆菌和螺旋菌用宽X 长表示。 一般球菌大小 0.2~1um,杆菌为( 0.5~1.0)umX(1.0X3.0)um。2、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区别是什么?多细胞生物由多个、分化的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个细胞。3、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有哪些?酸性染料与碱性染料在结构和用途上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常用碱性染料而不是碱性染料对细菌细胞进行染色?1.简单染色法, 常用碱性染料如美蓝等进行简单染色; 2.革兰氏染色法, 主要包括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或丙酮 )脱色以及番红复染四个过程; 3.瑞氏染色法,瑞氏染料溶剂主要是由伊红美蓝组成; 4.吉姆萨染色法,吉姆萨染色原理与结果和瑞特染色法基本相同;6.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免疫荧光染色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抗原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微生物染色的基本原理,是借助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作用而进行的。物理因素如细胞及细胞物质对染料的毛细现象、渗透、 吸附作用等。 化学因素则是根据细胞物质和染料的不同性质而发生地各种化学反应。酸性物质对于碱性染料较易吸附,且吸附作用稳固;同样,碱性物质对酸性染料较易于吸附。如酸性物质细胞核对于碱性染料就有化学亲和力,易于吸附。但是,要使酸性物质染上酸性材料,必须把它们的物理形式加以改变(如改变pH 值),才利于吸附作用的发生。相反,碱性物质(如细胞质)通常仅能染上酸性染料,若把它们变为适宜的物理形式,也同样能与碱性染料发生吸附作用。细菌的等电点较低,pH 值大约在 2— 5 之间,故在中性、碱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菌体蛋白质电离后带阴电荷;而碱性染料电离时染料离子带阳电。因此, 带阴电的细菌常和带阳电的碱性染料进行结合。所以,在细菌学上常用碱性染料进行染色。4、细胞壁与革兰氏染色的关系是什么?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