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选修2-2(A)版导数的几何意义教学设计570206 海南华侨中学张红数学概念教学的核心价值是“凸现数学本质,强化问题教学,营造思维过程,实现育人价值”,思维教学过程的主要过程是问题教学过程,事实上数学概念教学就是思维教学,即为问题教学.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A版教材)选修2-2 中第§ 1.1.3 节.作为导数概念的下位概念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上位概念——平均变化率,瞬时变化率, 及刚刚学习了用极限定义导数,进一步从几何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导数的含义与价值,是可以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概念教学与问题探究的内容.导数的几何意义的学习为下位内容——常见函数导数的计算,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及研究函数曲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基础.因此,导数的几何意义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节的重要概念.从知识上看, 学生通过学习平均变化率,特别是函数的瞬时变化率及导数的概念,对导数概念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导数是对变化率的一种“度量”,也在思考导数的另一种体现形式——形, 学生对曲线的切线有一定的认识,特别是在学习圆锥曲线与直线关系时,对抛物线和双曲线的切线的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从学习能力上看,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实践,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探究问题的经验,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从学习心理上看,学生已经掌握了圆锥的切线,只是它的含义是公共点个数方面了解的,当然在思维方面,形成了定势: 直线与曲线相切,直线与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本节课切线的含义要在思维层次上升,不是从公共点上定义切线,而是由“割线”的“逼近”来定义曲线的切线,把曲线的切线上升到新的思维层面上.通过概念的建立, 概念的辨析, 问题的探究来激动学生的好奇和兴趣.本节课内容蕴含着导数的数形的两种体现形式,“逼近”的思想和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思考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并体现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根据本节课内容特点,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借用信息技术这一辅助手段,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作图这一优势平台为学生的问题探究,概念形成,思维过程提供支持.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目标 】( 1)知道曲线的切线定义,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让学生感知和初步理解函数fx 在0xx 处的导数0fx的几何意义就是函数fx 的图像在0xx 处的切线的斜率,即0000()()|limx xxf xxfx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