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第一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概念 什么叫金属切削? 定义----在切削过程中,刀具与工件之间必须有相对的切削运动,即在金属机床上利用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刀具来切除工件上多余的金属层,以获得所要求的尺寸、形状、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过程(举例运动和速度的关系)。 第一节 切削运动和切削用量 一 . 零件表面的形成 金属切削中,机加工零件的表面均可看成是曲面和平面(外圆面、内圆面或曲面)组成。但在切削过程中,工件上始终有三个连续小段变化的表面。 1) 已加工面---工件上经刀具切削后产生的表面即仰对的表面。 2) 加工表面---工件上由主切削刃正在切削形成的表面。 3) 待加工面---工件上有待切除的表面。 如图1--1 上述三个表面在切削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动态过程(变化)。因此只要能对这些基本表面进行加工,就能完成所有零件的加工,而上述基本表面可以用一定的运动组合来完成的。例如外(内)圆表面可由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的组合来形成。平面可由直线运动和直线运动的组合来完成(即车床、刨床、磨床等)。所以,要完成零件表面的切削加工,刀具与零件之间必须要有相对的切削运动。 二 . 切削运动 什么叫切削运动? 定义---切削运动是指在切削过程中刀具相对工件的运动。即在切削过程中应具备形成零件表面的基本运动。按其在切削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如图(1--2)所示。 1) 主运动:直接切除工件表面上的切削层,使之转变为切削一形成工件新的表面的主要运动。也就是讲,切削运动中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大的运动称为主运动。主运动可以由工件来完成。如:车削时,主运动是工件的旋转运动。铣削是,主运动是铣刀的选择运动。钻削是,主运动是钻头的选择运动。刨削时,刨刀的往复直线运动均为主运动。但无论哪种运动,主运动度只能有一个。根据加工方法不同,主运动的形态也不相同。当然有是也可以相互转换的(举例)。 主运动的速度即为切削速度,用 v 来表示。单位为m/min 或 m/s。 2) 进给运动:使新的切削层不断投入切削的运动称为进给运动。它分为吃刀运动和走刀运动(如车削外圆是车刀的横向进给运动和车削外圆时车刀的纵向进给运动)。 1. 车削:进给运动有两个,纵向进给和横向进给。 2. 钻削:进给运动有一个,即轴向进给,钻头向下的运动属于 进给运动。 3. 铣削: 进给运动有三个,即纵向进给、横向进给和垂直进给。 切屑(铁屑)是指从工件上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