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大型混凝土和高层建筑后浇带的设置与施工质量控制陈爱群[摘要]本文针对后浇带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结合现行法律规范要求及实际工作经验,对大型建筑物和高层建筑的后浇带设置与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关键词] 后浇带 设置 质量控制一、概述:后浇带作为大型混凝土和高层建筑的伸缩、沉降处理措施已得到普遍使用。后浇带按使用功能可分为二种:用于解决地基不均匀差异沉降者称为沉降后浇带,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为解决和裙房之间的沉降差而设置;用于解决结构由于温差而引起收缩变形者称为收缩后浇带,主要应用于解决大体积混凝土、超长结构收缩变形而设置。后浇带不能随意设置,其位置应按法律规范和设计要求及施工方案事前确定,根据不同的地基承载力不同结构构造来决定采纳何种处理方法。但时有个别项目对后浇带的留置上存在随意性,施工技术处理上还存有欠缺,工序质量控制不严等现象。假如在施工过程中不重视每一道工序施工的质量和技术处理措施,往往会使后浇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时还将给结构造成质量隐患,危及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导致质量事故。笔者根据多年的施工积累经验,就大型混凝土及高层建筑物的后浇带设置与施工质量控制作如下浅述。二、后浇带的设置:1、JGJ3-2024 第 4. 3.13 条第三小节规定“每 30-40m 间距留出施工后浇带,带宽 800-1000mm,钢筋可采纳搭接接头,后浇带混凝土宜在 2 个月后浇灌。”2、设置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预留”。一般有地下室的“可沿基础长度每隔 30-40 米留置一道贯穿顶板、底板及墙板的施工后浇缝,缝宽不宜小于 800cm,且宜设置在柱距之等分的中间范围内。”±0.000 以上结构一般“宜留置结构受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后浇带应从受力影响小的部位通过(如梁、板的 1/3 跨度处,连梁跨中等),不必在同一截面上,可曲折而行,只要将建筑物分开两段即可。”主梁上一般不宜设置后浇带,如必须设置,应由设计确定并实行加强措施。地下室基础后浇带留置如发现地下水位较高,无法保证接缝的防水质量,应采纳超前止水工法进行施工。3、后浇带的形式(状):有平直缝、阶梯缝、凸形缝、凹形缝四种。常用的有平直缝、凹形缝。如设计无要求时,采纳何种形式(状)应视现场具体情况确定,其中地下室外剪力墙一般采纳平直缝,并安装止水带(条)。三、后浇带的施工:1、支模及拆模(1)基础(地下室)后浇带垫层施工时,宜将后浇带处基础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