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高考试题(20102014年)VIP免费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高考试题(20102014年)_第1页
1/7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高考试题(20102014年)_第2页
2/7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高考试题(20102014年)_第3页
3/7
1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 .(2 0 1 4 ·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4 8 )(1 5 分) 材料一 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谏诤)者。‛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嫉恶如仇。‚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平民)时‛。 ——摘编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等 材料二 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三侠五义》、戏剧《铡美案》等深入人心。包拯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后世人称‚包青天‛。 ——摘编自徐忠民《包公叙事》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6 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9 分) 2 .(2 0 1 4 ·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4 8 )(1 5 分) 材料 甲午战败后光绪帝痛感危亡在即,锐意变法,他曾对庆亲王奕劻说:‚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愿退让此位,不甘做亡国之君。‛1 8 9 5 年6 月,光绪帝读康有为的上书深受启发,遂于1 8 9 5 年至1 8 9 7 年间屡颁改革性质的法令。1 8 9 8 年6 月 1 1 日,慈禧太后面告光绪帝:‚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于是,光绪帝颁布了变法诏书。1 5 日,慈禧太后迫使光绪帝下诏将他的老 师翁同龢开缺回籍,并令授任新职的高官大员,须向慈禧太后谢恩。1 6 日,光绪帝在一度‚战栗变色‛后,仍如期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事宜。9 月 4 日,光绪帝下令将阻止变法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6 人革职,后又把阻挠变法的李鸿章逐出总理衙门。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绪帝为推行变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8 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戊戌变法中光绪帝的作用。(7 分) 2 3 .(2 0 1 3 ·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4 8 )(1 5 分) 材料 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当时皇帝崇信佛教,耗费大量财富。韩愈力加谏阻:‚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当时士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高考试题(20102014年)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