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常用术语药剂学常用术语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类疾病和计划生育,人为的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及贮存方法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品以及制成的各种剂型,如抗生素、冻干制剂、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浆代用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用药等。制剂:指根据药典等标准上报审批的处方,将原料药和辅料等经过制剂工艺制成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投向患者。辅料:指主药以外需要加入的辅助料,不起治疗作用。剂量:指服用药物的数量。(1)常用量:即一般常用的剂量,凡能产生药物治疗作用的用量,指成人1次的平均用量。(2)极量:最大的治疗量。(3)标示量:制成某种剂型后,在标签或说明书上所标出的主药含量。原料药:用于生产各类剂型的药物。处方:处方在制药企业中是配料操作的依据,凡制备任何一种药剂的书面文件皆可看之处方。批号:用来表明不同生产批次的一种标记,可用数字或字母加数字所组成。药品的有效期:指药品在一定贮存条件下,能保持质量的期限。药典中每一品种项下质量标准的内容有:品名(中文名、汉语拼音与英文名)、有机药物的结构式、分子式与分子量、化学名称、含量或效价规定、处方、制法、性状、签别、检查、含量或效价测定、类别、规格、贮藏、制剂等药物制剂常见的种类:(1)液体制剂:1)溶液剂:有内服和外用之分。2)糖浆剂:(2)浸出药剂:1)酒剂:2)酊剂:3)冲剂及颗粒剂:用热水冲服,应使用70—80℃的水。(3)注射剂:注射后,直接入血,起效快。1)注射液2)注射用灭菌粉末、冻干粉针(4)滴眼剂和眼膏剂(5)片剂:在胃内,片剂需要一段崩解的时间,比胶囊挤慢一些。1)普通压制片2)包衣片:糖衣片、薄膜衣、肠溶衣片3)咀嚼片4)泡腾片等(6)胶囊剂:在胃内,空胶囊溶化后,药物便可吸收,特点:起较效快。1)硬胶囊2)软胶囊(胶丸)(7)软膏剂:(8)栓剂:供腔道使用。(9)气雾剂:(10)滴丸剂和膜剂:《中国药典》的注释:避光:指用不透光的溶器包装,例如棕色容器、黑色包装材料包裹的无色透明或半透明容器。密闭:指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密封:指将容器密填充,以防止风化、吸潮、挥发式异物进入。熔封式严封:指将容器熔封式用适宜的材料严封,以防止空气与水分的侵入并防止污染。阴凉处:指不超过20℃。凉暗处:指避光并不超过20℃。冷处:指2-10℃。热水:指70—80℃的水。《中国药典》收载的中文名均为法定名称,以《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推存的名称为准。通用名称、品名。《药品管理法》(2001-12-01)规定的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第三十五条国家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实行特殊管理。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1)麻醉药品: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躯体依赖性的药品。(2)精神药品: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后可产生精神依赖性的药品,可分为第一类、第二类。(3)医疗用毒性药品: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可使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4)放射性药品:指用于临床诊断或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制剂或其标记化合物。《药品管理法》(2001-12-01)规定的假药、劣药:(1)假药第四十八条禁止生产(包括配制,下同)、销售假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一)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二)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三)变质的;(四)被污染的;(五)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六)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2)劣药:第四十九条禁止生产、销售劣药。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一)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二)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三)超过有效期的;(四)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五)擅自添加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