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县人民医院评审办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评审标准评价要点3.9.1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制度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并让医务人员充分知晓。3.9.1.1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与工作流程。(★)【C】1.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与流程,多种途经便于医务人员报告。2.有对员工进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教育和培训。3.每百张开放床位年报告≥10件。【B】符合“C”,并1.有指定部门统一收集、核查、分析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采取防范措施。2.有指定部门向相关机构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3.每百张开放床位年报告≥15件。4.医护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率≥95%。【A】符合“B”,并1.建立院内网络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直报系统及数据库。2.每百张开放床位年报告≥20件。3.改进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敏感性,有效降低漏报率。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评审标准评价要点3.9.2有激励措施,鼓励医务人员通过“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开展网上报告工作。3.9.2.1有激励措施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网上自愿报告活动。(★)【C】1.建立有医务人员主动报告的激励机制。对不良事件呈报实行非惩罚制度。2.严格执行卫生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的规定。【B】符合“C”,并激励措施有效使用医院内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直报系统。【A】符合“B”,并医院内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直报系统与卫生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建立网络对接。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评审标准评价要点3.9.3对重大不安全事件要有根本原因分析,将安全信息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3.9.3.1定期分析医疗安全信息,利用信息资源改进医疗安全管理。【C】1.定期分析安全信息。2.对重大不安全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B】符合“C”,并1.利用信息资源加强管理,实施具体有效的改进措施。2.对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A】符合“B”,并应用安全信息分析和改进结果表达患者安全管理取得的成效。什么是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定义: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影响医务人员的影响医疗工作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的因素及事件人身安全、心里、工作适应度的因素和事件正常运行的因素和事件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目的和适用范围目的: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将获取的医疗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反馈并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适用范围:适用于在我院发生的与患者安全相关的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凡医院内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部门、科室、人员均适用。医院鼓励医务人员主动、自愿报告不良事件。1、病人辨识事件:诊疗过程中的病人或身体部位错误。2、治疗、检查或手术后非治疗性异物留置体内。3、手术事件:麻醉、手术过程中的不良事件。4、呼吸机事件:呼吸机使用相关不良事件。5、药物事件:医嘱、处方、调剂、给药、药物不良反应等相关的不良事件。6、特殊药品管理事件:病人在院内自行服用或注射管制药品。7、烧烫伤事件:治疗或手术后发生烧烫伤。8、跌倒事件:因意外跌至地面或其它平面。我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类别(共24类)9、管路事件:管路滑脱、自拔事件。10、院内感染相关事件:可疑特殊感染事件。11、医疗沟通事件:因医疗信息沟通过程或沟通信息失真导致的不良事件,包括检查、检验结果判读错误或沟通不良。12、医疗处置事件: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引起的不良事件。13、检查、治疗或手术后神经受损。14、输血事件:医嘱开立、备血、传送及输血相关不良事件。15、公共设施事件:医院建筑、通道、其它工作物、天灾、有害物质外泄等相关事件。我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类别(共24类)16、医疗设备事件:设备故障导致的不良事件。17、伤害事件:言语冲突、身体攻击、自伤等事件。18、病人不满:病人或家属对工作人员不满。19、非预期事件:非预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