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2.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3.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注意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和敬辞,在言语交际中恰当使用,增强文化底蕴。咏雪“咏”,歌咏、赞美,“咏雪”,即歌咏白雪。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雅好文学,招纳贤士,并组织文人编著我国古代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全书分德行、言语、文学、方正等共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评为“一部名士底教科书”;“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文学常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朗读课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文章的义理。不久,一会儿。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趁、乘。急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疏通文意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侄儿侄女谈论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下得急,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内集:儿女:俄而:骤:欣然:未若:差可拟:即:不久,一会儿。高兴的样子。不如,不及。大体可以相比。急。是,就是。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重点积累(1)白雪纷纷何所似?(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宾语前置句,即“所似何”。判断句标志,翻译时要加判断动词“是”。特殊句式“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寒雪日内(集)谢太傅、儿女讲论文义整体感知“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融洽、欢快、轻松。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撒盐空中”更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柳絮因风起”更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因风起飞扬之态轻盈之雅文学之韵形神韵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你怎样理解“公大笑乐”?(1)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2)“笑”前喻,“乐”后喻。(3)为“柳絮”一喻而“笑乐”。拓展延伸朗读下面写雪的诗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深夜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晨起开门见雪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最爱东山晴雪后,软红光里涌银山。三日柴门用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陈太丘与友期行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跟别人约定。假如有一天,你和同学约定星期天上午九点到公园玩,可是到了时间他还不来,你会怎么办?古人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们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行》,看看古人是如何处理失约的事情的。新课导入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