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防腐木材為一種天然之有機生物材料,主要成份包括有纖維素、半纖維素及木質素等,構成之主要元素為碳、氫、氧等。於使用中易受陽光、雨水、大氣溫濕度等環境因子及蟲、霉等生物性之危害。基於消費者對木製產品使用年限之需求,並考慮防腐劑對人體及整體環境之影響程度,及森林資源之保續等因素,於製造木製產品或建築時,宜適度重視其使用年限之延長及保護措施。以下針對木材之劣化原因、保護處理之藥劑及方法及目前之發展趨勢加以說明:一、木材劣化之原因(一)生物危害1. 霉、菌危害木材之腐朽菌需要三種物質維生,包括空氣、水及食物。對於空氣及食物較難加以控制,但對木材中之水份可以稍加掌控。霉菌雖然也是細菌之一種,但與腐朽菌不同之處為此種細菌只入侵木材表面,並不會造成強度之減弱。(1) 白腐菌 (white rot fungi) 白腐菌為屬擔子菌類 (basidomycete),為屬 真菌 之一種,稱之為白腐之原因為於腐朽初期會有一時之漂白作用,木質素含量低於全纖維素之故,尤其以闊葉材較為明顯,因為闊葉材之木質素含量較低(20-22%),而針葉材之木質素含量一般較高度28-30%)。一般白腐菌能同時分解三個木材之主成份,除了會產生纖維素及半纖維素分解酶外,尚有多酚酶氧化分解木質素。(2) 褐腐菌 (brown rot fungi) 褐腐菌也是屬擔子菌類 (basidomycete),遭褐腐之木材會呈褐色,因褐腐菌只消化纖維素及半纖維素,留下木質素,只對木質素產生些微之甲氧基之水解現象。(3) 軟腐菌 (soft rot fungi) 軟腐菌是屬不完全菌類 (Deuteromycetes),軟腐之木材於初期會使木材表面變為深褐色外還會使木材變得鬆軟,故稱為軟腐。通常起始點會於含水率較高處,隨後易會向內發展 。所到之處幾乎無強度可言 。常危害埋於土中或位於水塔 、碼頭等地,含水率大於約 80% 之木材。白腐褐腐白腐軟腐(4) 霉菌及變色菌: (mold and stain fungi or sap fungi) 霉菌為屬於 Ascomycotina,稱為子囊菌 (ascomycetes),為屬 真菌之一種,只生長於潮濕之木材表面,形成深色之菌絲,可以輕易將之擦拭去除。變色菌亦是屬於Ascomycotina,但因其菌絲會深入木材中並且因帶有顏色,會將木材染色而難以去除,但並不會造成強度之減弱。例如藍變(blue stain),會將木材染成藍色。真菌分為五大類,分別是:1 壺菌 (Chytridiomycota)2.接合菌 (Zygomycota)3.子囊菌 (Ascomycota)4.擔子菌 (Basidiomycota)5.不完全菌 (Deuteromycota)。2. 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