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卡事故特征危险性分析机械加工生产及相关作业人员,在操作机加工设备时,设备运动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等形式的伤害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区域、位置生产车间,机加工作业区域或设备运转部位等区域可能造成的伤害绞伤、撕裂伤、骨折等肢体伤害,死亡事故可能出现的征兆作业环境不良, 地面油污、 工件杂乱。 设备发生缺陷, 带病运行。运转部位防护罩或隔离装置、限位、 光电保护等安全防护装置失效。作业人员违规操作,劳保用品穿戴不符合要求。检维修作业不规范,运转中进行检修或未断电,悬挂“检修中,禁止合闸”等警示标志,误操作等。次生、衍生事故电气火灾;盲目施救,事故扩大预防措施1.作业人员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及安全操作规程专项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2.操作人员严格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按规定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操作的,严禁用手代替;3.设备运转部位设置防护罩或隔离网,设备有专门的行程限位、光电防护、 联锁保护等安全装置,且保持完好有效; 4.定期对设备进行检维修,确保状况良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5.检维修作业时,严格履行审批制度,落实好安全措施。检维修设备,采取断电措施。作业区域设置警示牌,开关处, 设置“禁止合闸” 等警示标志。 检维修完成后, 试运转前,对设备内部及周边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安全后,开启设备。响应程序现场发现者车间负责人或班组长安全管理员及生产经理总经理现场处置1.肢体被卷入处置措施。(1)尽快解除事故现场中压迫的重物(如果是输送皮带,用刀直接将皮带划断)。如果致压物难以移除,应对伤者现场补液,没有输液条件的,可让患者饮用碱性饮料,以保护肾脏功能。 (3)被困者一旦从设备中被解救出来,首先进行生命体征的检查, 以及检查有无开放性外伤,并进行初步处理。同时,应寻求医疗帮助。 (4)让伤肢尽量暴露在凉爽空气中,或用冷水或冰块冷敷受伤部位。伤肢禁止抬高、按摩和热敷。(5)对肢体有开放性伤口出血者,应进行止血。 对于肢体肿胀严重者,注意外固定的松紧度。在转运过程中, 应减少肢体活动,不管有无骨折都要用夹板固定。2.肢体锐器刺扎处置措施。(1)刺伤的刃器如还留在身体上,切忌立即拔出, 以免引起大出血。 应将其固定好, 一并送医院。( 2)腹部刺伤肠管脱出不可送回腹腔内,先用消毒纱布覆盖伤口,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