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第五十六章运动系统畸形外科学(第7版)配套课件本章重点学习目标1.掌握: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先天性斜颈、脊柱侧弯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2.熟悉: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先天性斜颈、脊柱侧弯的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要点。3.了解: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先天性斜颈、脊柱侧弯的定义、病因和分类。4.具备对常见运动系统畸形的初步诊断和治疗的能力;能够对常见运动系统畸形正确的进行非手术治疗。5.能够与患方进行沟通,让患方了解治疗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后,取得患方的配合。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斜颈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脊柱侧弯第五十六章运动系统畸形运动系统畸形是临床常见疾病。该类疾病早期治疗简单,预后较好;后期诊断容易,但增加了治疗难度,且预后较差;因此对运动系统畸形关键是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早期往往症状体征不够典型,需详细检查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能够对运动系统畸形做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每个医师必备的技能。第五十六章运动系统畸形第一节先天性畸形(一)概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是一种较常见的畸形。•患者女性多于男性,约6∶1。•单侧较多,左侧比右侧多,双侧患者也常见。一、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二)病因及病理:病因不明,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常有家族史。胎儿在子宫内位置不正,髋关节过度屈曲,也是形成脱位的原因之一。原发性髋臼和股骨头发育不良及关节囊、韧带松弛是其主要病理变化。第一节先天性畸形一、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三)临床表现及诊断:1.症状及体征:初生婴儿的症状不明显。细心观察可发现:患侧肢体缩短。两侧大腿内侧皮纹不对称,患侧皮纹加深增多。患侧髋关节活动少,活动时受限。蹬踩力量较健侧弱。常处于屈曲位,不能伸直。患儿会阴部增宽,双侧脱位时更为明显。牵拉患侧下肢时有弹响声或弹响感。第一节先天性畸形一、发育性髋关节脱位Trendelenburg试验第一节先天性畸形一、发育性髋关节脱位2.临床检查:Allis征屈曲外展试验Ortolani和Barlow试验站立后内收肌紧张,外展受限Trendelenburg试验3.影像检查X线检查:股骨颈内侧距中线较健侧远髋臼角大于30°股骨头骨骺小,在髋臼方形的外上方股骨颈闭孔线(Shenton线)断裂通过双侧髋臼软骨中心点连一直线并加以延长,称Y线。再从双侧髋臼软骨中心点向骨性髋臼顶部外侧上缘最突出点连一条线,此线称C线。C线与Y线的夹角即为髋臼角。关节四区划分法:沿两髋臼外上缘各画一条与两髋臼中心的连线的垂线。正常股骨头骨骺应在内下象限。髋脱位时股骨头骨骺向外上方移位,根据程度不同可判断半脱位或脱位。第一节先天性畸形一、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一、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一、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四)治疗: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正确治疗。1.非手术疗法外展髋关节即可复位,首选Pavlik挽具固定,保持两髋外展位9~12个月。如局部软组织较僵硬,宜先用皮肤牵引2~3周。若内收肌紧张,可先作内收肌切断术,然后在全麻下行手法复位,用蛙式石膏固定。2.手术疗法适用于3岁以上患者(手法复位多不能成功)及3岁以下手法复位失败者手术方式:单纯切开复位Salter截骨术(髂骨切骨术)髋臼成形术髋臼加盖术(髋臼造顶术、臼盖成形术)Charri骨盆截骨术一、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一)概述:是一种常见畸形男性多于女性部分病例有家族史可单独存在或可伴有其他畸形畸形包括足内翻、踝跖屈、前足内收和胫骨内旋。二、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第一节先天性畸形(二)病因:病因不清相关因素1.胚胎早期受内、外因素影响导致发育异常或肌发育不平衡。2.胎儿在子宫内位置不正。二、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第一节先天性畸形出生后出现一侧或双侧足不同程度的内翻下垂畸形。轻者前足内收、下垂,背伸外展有弹性阻力。走路后步态不稳,跛行,足外缘着地,畸形逐渐加重。严重者,足前部向后内翻,足背负重,负重部位产生胼胝及滑囊,胫骨内旋进一步加重。(三)临床表现:二、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四)治疗治疗越早越好,应在出生后即开始进行。1.非手术疗法(1)1岁以内婴儿应在医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