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目指南(试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推进机械科技人才培养,开展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主要任务之一。 本学会在完成中国科协的 《我国加入 WTO 后机械制造业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对策的研究》和制定《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的基础上, 参照有关专业学科发展方向的发布资讯。进一步组织力量研究、编制《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科目指南》,旨在配合国家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不断完善机械工业继续教育法规; 为大行业实施上述知识更新体系提供业务服务;加大对各地培训网络开展继续教育的业务指导,力争在 5 ~10 年内使机械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成为具有创新理念,掌握先进技术,懂得市场经济、管理知识,并熟悉有关国际通则的新一代专业技术人员。同时,本科目指南的颁布与实施,也将为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开展的机械工程师水平资格认证工作相关的职前培训和认证后的进修提高等终身教育工作提供依据。一、国际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制造业是人类财富在 20 世纪空前发展的主要贡献者。 没有制造业的发展, 就没有今天人类的现代物质文明。没有制造技术和能力的民族是没有竞争力的民族,是不能抵御外来侵略而任人宰割的民族。制造业的兴衰不只是制造业的大事,而且是关系到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安全的大事。 高度发达的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成为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获胜的关键要素。 纵观国际制造业的发展, 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主要归纳为:● 对全球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 全方位竞争信息的快速捕捉、收集和转化。● 快速配置与系统集成人、技术和资源系统。● 可持续发展与对环境的适应性。● 可重组的企业。● 创新与改进制造流程和工艺技术。应对挑战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主要归纳为:● 可重组制造系统。● 无损耗的处理。● 新的物料过程。● 制造用生物技术。● 企业建模与仿真。● 信息技术。● 产品与过程的设计方法。● 增强机器-人的接口技术。● 员工的教育与培训。● 智能合作系统软件。二、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 4 位,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1 .制造技术方面● 设计技术方面自主开发能力薄弱,产品技术主要依赖国外;设计基础数据缺乏,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