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新课程改革实施工作总结一、课改中开展的主要工作1. 加强校本师资培训,增强老师整体素养。成立课改领导小组,负责实验工作的决策、协调、组织、保障和评价工作,教导处具体负责组织课改老师培训工作,开展了如下培训:(1)岗前培训:根据“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组织老师参加了多元化、实效性培训。(2)校本培训:加强新课改思想、理念、方法等培训。组织全校老师进行有关新课程资料的学习,以参加式培训为主,提高实验老师的课改实效。(3)后续培训。教导处及时了解新课程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通过研讨、评课、沟通等形式,加强对老师的后续培训。2.广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老师课堂教学的改革,建立老师专业进展的教研机制。⑴ 规定每周一为教研活动时间为课改研讨日,进行教材教法培训,或收看典型课例,或听专题讲座,或沟通课改经验,或研读《课程标准》。⑵ 定期集体备课、互相探讨。每周由教研组长组织老师集体备课,教导处负责,及时了解实验情况,指导、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下载后可任意编辑⑶ 定期进行形式多样的月总结,学期总结,如教改经验,教学随笔、课后反思、教学札记等,进行新课改经验总结,新课改老师研讨会,课改教学质量分析,研讨,课改教学成果展示。⑷ 领导深化课堂听课,及时指导,讨论制定新课改中考试与评价体系的改革。3.开展校本教学讨论,促进课改实验。(1)创新教法,将课改理念不断落实到课堂教学过程中。(2)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培育合作学习意识。(3)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优化功能,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4)注重赏识教育,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5)讨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的成长开辟更宽阔的空间。4.改革考试与评价机制, 促进师生共同进展我校以《课程标准》为导向,从实际出发,着眼于老师的专业化进展,本着为学生、为老师、为家长服务的指导思想,放弃校领导对老师、学生的权威性评价,建立了具体开放的评价体系。(1)老师评价。即自我评价、同事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学校评价。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学生评价。采纳每月一次的学生自评、家长评价、伙伴互评、老师评价的“四评”方式。(3)改革对老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作业等六方面评价老师的课堂教学,促进了老师教学能力的提高。(4)用“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教学理念评价学生。激励性语言、体态性语言广泛地走进课堂,融入学生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