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施工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王烈波,罗 茂(广东省电力工业局第一工程局财务中心,广 文章编号:1005-6033(2005)17-0177-03 收稿日期:2005-05-17 摘 要:如何对施工企业加强成本控制是一大难点。探讨了经济活动分析的目的和作用,提出了经济活动分析的会议制度、职责分工、流程与重点分析检查的内容,指出经济活动分析应与审计相结合,使成本处于全过程的监控之下,从而达到加强成本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经济活动分析 施工企业与其他生产性企业不同,其产品为建筑产品,且随设计图纸变化而无统一标准,导致其生产的非标准化,一个施工企业可能在存续期间都不会生产两个相同的产品,再加上建筑产品所需材料成千上万,因此,成本管理也就显得无序可循。没有一个可靠的成本控制标准,特别是大型施工企业点多面广、成本构成复杂,给其成本控制的管理增添了很大的难度。虽然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存在诸多困难,但并不等于成本无法控制,如何结合施工企业的行业特别性来加强成本控制,笔者所在的大型电建企业采纳了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的办法,通过每个工程项目5阶段的经济活动分析,使工程成本处于全过程的监控之下。如何发挥经济活动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笔者根据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1 经济活动分析的目的和作用 1.1 经济分析工作的目的 大型施工企业由于工程项目众多,特别是建设高峰期,上百个工程项目分散在不同地点, 其成本控制的管理难度非常大。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某个人或某个部门,根本无力作好此项工作,因此应提倡全员参加、人人有成本意识,提倡将施工环节进行分解,成本控制落实到每一个环节。经济分析工作的目的就是对每个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全过程的监控,使其成本处于受控状态。 1.2 经济分析工作的作用 经济活动分析分3个阶段,第一,根据施工图纸,由专业人员按施工部位编制工程预算成本,进行第一阶段经济活动分析;第二,依据施工预算成本及施工组织计划,在施工过程中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进行第二阶段经济活动分析;第三,项目完工,进行第三阶段经济活动分析,对比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距,分析原因。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的作用在于检查项目实际成本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与预算成本对比进行差异分析,在事中发出预警信号,提醒项目部、公司经理实行必要的有效控制措施并为总部领导提供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