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框架结构工程事故案例分析1.引言由于房屋倒塌事故在建筑工程中时有发生,不仅带来人员的伤亡,给工程本身也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尽管建设部为此实行了一系列预防措施,但房屋倒塌事故仍然时有发生,而且事故的性质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从局部倒塌进展成整体倒塌;施工中倒塌演变成使用中倒塌;从农房、乡镇倒塌扩展到城市房屋倒塌;倒塌的面积不断扩大,伤亡人员大幅度增加。由于现今房屋多为现浇框架结构,在此通过一个实例以揭示现浇框架倒塌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2.案例分析广西藤县某信用综合楼为 7 层现浇框架结构工程,建筑面积 2400m 。1995 年 8月开工,1996 年 5 月完成主题结构,1996 年 6 月 28 日 7 时发现底层一根中柱出现裂缝,位置在设计高层 0.2~0.5m,15 时左右该柱钢筋已外露,并向柱边弯曲。虽然实行了用杉圆木、槽钢等临时支撑加固。但是没能阻止房屋的倒塌,当天 21 时整楼分两次倒塌,所幸人员及时撤离而无伤亡。事后经过分析和调查,该综合楼倒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结构布置不合理,见图 1。这是框架破坏首先出现在③~⑩两轴线相交的柱的重要原因。(2)设计计算错误。主要有:没有考虑风荷载,有些荷载值取得偏小;底层框架柱的计算高度取值偏小;柱截面尺寸过小,如底层柱高 8m,柱截面仅为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50mm~600mm;框架配筋不足,例如③轴线上的 3 根柱,实际配筋比计算值少 24.1%~54.9%,③轴线的框架梁配筋少 52%~67%。(3)钢筋大部分为不合格品。倒塌后取样检查钢筋实际直径比钢印直径小,差值较大,力学性能试验有 64%不合格。钢筋既无出厂合格证,又无送检试验报告。(4)混凝土质量低劣。水泥无合格证,混凝土不做配合比试验,施工现场不留试块,无法控制混凝土质量。从倒塌现场看,混凝土内石多砂少,砂细且含泥量高,个别处还发现混凝土内有大片石 260mmx250mm,混凝土中有的碎石与水泥没粘结。混凝土与钢筋无粘结力。为检查混凝土的实际强度,钻芯取样时,承台混凝土取不出芯样,在柱、梁取芯 17 个,龄期超过 45d,实际强度 6.1~10.2N/mm(设计为 C20),底层为 6.6N/mm2。(5)桩基混凝土厚度严重不足,造成承台冲击破坏。该现场实测承台厚度 9 处,不足设计值一半的有 3 处。在④轴线与②轴线相交的基坑内已找不到承台混凝土。(6)现浇楼板超厚。该现场实测板厚为 100ram~120mm,比设计的 80mm 厚的超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