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的护理查房脊柱关节外科马树红2019.9.161234病例介绍疾病知识介绍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康复指导CONTENTS目录病例介绍疾病知识介绍股骨头股骨颈大粗隆小粗隆解剖(Anatomy)股骨是人体中最大的长管状骨,其上端朝向内上方,其末端膨大呈球形,叫股骨头。头的外下方较细的部分称股骨颈,颈体交界处的外侧,有一向上的隆起,叫做大粗隆,其内下方较小的隆起叫做小粗隆疾病知识介绍1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以女性为多。2所有股骨颈骨折都由外旋暴力引起3损伤原因主要是在绊倒时,扭转伤肢,暴力传导至股骨颈,引起断裂。老年人的骨骼多骨质疏松,所以只需很小的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须特别注意。疾病知识介绍•老年人(尤其女性)因骨质疏松很小的暴力可引起•如床上跌下、平地滑倒、下肢突然扭曲•儿童及中青年需承受较大暴力引起•如车祸、高处跌落病因(Pathogenesis)疾病知识介绍头下型经颈型基底型囊内骨折囊外骨折⑶基底部骨折⑵经颈部骨折⑴头下部骨折分类-按部位骨折线部位越高,血运的破坏越严重!疾病知识介绍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分类—按骨折移位程度疾病知识介绍1.畸形(外旋45-60度)2.疼痛(压痛、轴向叩击痛)3.肿胀、瘀斑4.功能障碍5.患肢短缩临床表现髋部X线摄片可确定骨折部位类型移位方向治疗方案选择取决于1.骨折部位2.骨折移位程度3.病人年龄辅助检查处理原则疾病知识介绍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无明显移位、外展型或“嵌插”型等稳定性骨折、外展骨折或患者不能耐受手术复位与固定牵引或防旋鞋:卧床6-8周,3个月后扶拐不负重下地,6月弃拐行走。疾病知识介绍1.内收型骨折、2.65岁以上老年病人的股骨头下型骨折手术治疗疾病知识介绍手术方案1.闭合复位内固定:所有股骨颈骨折病人均可进行闭合复位内固定。2、切开复位内固定:闭合复位困难或复位失败者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3、人工关节置换术:全身情况尚好的高龄病人股骨头下型骨折,已合并骨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者可选择单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全髋关节置换术。123内固定治疗疾病知识介绍人工关节置换术人工关节是以各种不同生物材料制成的模拟人体解剖关节。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护理诊断1231、躯体活动障碍2、疼痛3、潜在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压疮、股骨头缺血坏死、骨折不愈合、关节脱位、关节感染。护理诊断营养失调知识缺乏45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评估患者:自理程度,皮肤,疾病史等心理护理:焦虑饮食护理:低盐低脂、粗纤维饮食生活护理:大小便,个人卫生功能锻炼:扩胸,股四头肌锻炼,踝泵运动术前准备:检查,病人,床单位,用药一、术前护理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二、术后护理体位护理脱位最容易发生在手术室回病房的搬运过程中,因此准确的保持患肢外展位,是防止脱位的关键。术后给予平卧位,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可在双腿间放置梯形枕,支具外固定。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二、术后护理病情观察1.生命体征观察4.伤口和引流观察:术后前两小时每小时观察并记录,一小时内出血大于200-300ml时,应立即通知医生,防止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3.患肢血运观察:术后一周,尤其48小时内2.患肢感觉运动观察:术中常损伤坐骨神经并发症的护理预防髓关节脱位:应及早向患者宣教预防髓关节脱位的重要性,使之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并告之具体注意事项,保持正确体位,患肢外展30度中立位,禁止翻身,膝下垫软枕,穿丁字鞋,防止患肢内收、外旋。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深静脉血栓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立即鼓励患者作踝泵运动,下肢向心性按摩,应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如患肢肿胀明显应制动禁止按摩,以防血栓脱落。持续低流量吸氧,密切观察呼吸情况。1234预防伤口感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伤口有无渗出等局部感染症状,如术后体温持续升高,3天后切口疼痛加剧,复查血常规中白细胞升高,血沉加快等,胸部X线片示正常时,可考虑切口感染。预防压疮:防止组织长时间受压,指导每2小时健肢抬臀,对受压的骨突部位进行按摩,改善营养,加强观察。预防肺部感染:鼓励患者抓吊环抬起上身,深呼吸、有效咳嗽,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定时将患者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