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电气助理工程师论文:超高层建筑初期火灾人群疏散分析摘 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进展,超高层建筑不断增多,超高层建筑的建筑防火技术难点不断出现,结合美国 9.11 事件等火灾初期人群疏散的重大实例,讨论超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并根据火灾条件下人群疏散的一般性原则,讨论影响人群疏散的因素,进而探究超高层建筑在初期火灾条件下的人群疏散对策,为防火监督工作实践提供一定的依据。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初期火灾;人群疏散随着各国超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9.11 事件的惨痛教训再次让人们聚焦超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在火灾条件下,根据传统消防技术扑救火灾的难度相对较大,在建筑耐火极限范围内以最优化的方式疏散人员,成为当前消防安全讨论的重点。1. 超高层建筑防火及疏散难点超高层建筑是指 40 层以上或高度达 100 米以上的建筑,具有建筑体量大,点火源多,人群聚集等特点,在现有的消防安全技术条件下,防火技术和人员疏散受到严峻考验。(1)防火难题:① 防火设计与耐火材料:超高层建筑的外立面多以玻璃材料与外界隔离,如遇到撞击易受破坏而形成通风口,加之垂直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封堵不严,火灾蔓延时“烟囱效应”明显,测算表明火苗沿井道蔓延速度高达 8 m/s。超高层建筑多用钢结构材料,而钢材的耐火性能也是有极限的,当温度达 600℃时,钢材的结构就会被破坏。② 消防高度:目前国内最好的消防云梯车举高高度为 54 米(国际上可达 70 米),消防水带的直接供水高度为 150 米。高度超过 150 米的高层建筑,灭火难度随着火势增大和高度增加而加大。(2)疏散难题:① 综观纽约贸易中心 1993 年恐怖袭击的疏散情况,当时恐怖组织在地下车库中设置定时炸弹爆炸时,烟雾迅疾扩散及大楼的最上层。双子塔楼的紧急楼梯各有 3 把,楼梯的宽度可共成年人排列成 2 列,但由于无序疏散导致拥堵,平均从楼梯疏散需花费 2min/人,大楼内 10 万人全部安全疏散耗时 9 小时。1988 年 5 月 5 日,洛杉矶 62 层的第一国际银行大楼发生火灾,共 5 层楼起火,大部分人员疏散是由直升机从高达 260 多米的楼顶救走。中国也曾在上海金茂大厦做过试验,1 名身强力壮的消防队员从 85 层楼跑至地面,最少耗时也要 35 分钟。从技术角度看,超过 100 米的超高层建筑,可能容纳数万人,火灾状态人员疏散极其困难。② 疏散路径难以达到最优化。发生火灾时,安全电梯一般处于停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