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一、设计要求:1、终桩控制标准:(1)本工程管桩采纳柴油锤施打方式施工,柴油锤型号 D60、桩锤重量 6.0t,冲程 1.8~2.2m。(2)本工程采纳的管桩为摩擦端承载型桩,停打以桩端到达或进入持力层、最后 3 阵(10 锤/阵)均满足最后贯入度 25~35mm 要求和最后 1m 沉桩锤击数(不超过 300)为收锤标准。2、施工要求:(1)跳打:凡桩距等于或小于 3.5D 及承台下桩数多于 9 根的,均实行跳打方施工。(2)填灌砼:桩端持力层为易受地下水浸湿软化层,在第一节桩施打(压)完,毕后立即往管内填灌砼,砼强度等级为 C30,灌注高度不少于 2m。(3)接桩采纳焊接接桩法:保证上下桩节找平接直,上下节桩之间的间隙用铁片全部填实焊牢,然后沿圆周对称点焊六处,继而分层对称施焊,每个接头的焊缝不得少于两层,每层焊缝的接头应错开,焊缝饱满且超出管面 2~3mm,不得出现夹渣或气孔等缺陷,施焊完毕须自然冷却 8 分钟后方可继续施打(压)。(4)送桩:本工程采纳的管桩允许送桩,送桩须使用专用的送桩器,送桩深度不超过 2m。管桩内充满水时,严禁送桩作业。(5)桩位施放误差≤30mm,桩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桩长的1%。二、管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的事前控制:(1)仔细查看桩位平面布置图、桩基结构施工图,领悟设计意图及要求,掌握设计要领,了解工程施工的控制点。(2)熟悉已审批的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①施工机具、仪器标定、施工方式、打桩顺序。②确保打桩质量的技术措施。③操作人员的操作证、上岗证。④材料进场后的成品、半成品保护及堆放。⑤人员配备情况、施工进度计划。⑥材料、机具、人员的布置安排情况。⑦质量保证及安全施工措施。(3)检查预应力管桩的制作质量。①查看管桩出厂合格证、出厂测试报告。②检查钢筋主筋品种、规格、数量、位置是否符合要求。③检查预应力筋品种、规格、数量、位置是否符合要求。④检查桩身保护层厚度。⑤检查主筋接头位置、钢筋、预应力筋以及钢筋焊接接头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分析报告。⑥检查桩身钢箍的位置、间距是否符合要求。⑦桩身的砼强度是否符合要求。⑧对桩身进行外观质量检查是否达到“国标”或“行标”要求。(4)明确桩顶标高。2、预应力管桩施工质量的事中控制:(1)参加检查测量放线、桩位、标高以及测量控制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查看管桩进场堆放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加强自检,不合格桩限期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