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药品管理制度1、高危险药品涉及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具体品种见目录。2、高危险药品应设立专门的寄存药架,不得与其它药品混合寄存。3、高危险药品寄存药架应标记醒目,设立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示药学人员注意。4、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足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干使用。5、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要实施双人复核,确保发放精确无误。6、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7、定时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映监测,并定时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8、新引进的高危药品要通过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充足论证,引进后及时将药品的信息告知临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确保用药安全。;高危药品定义: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明显且快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涉及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 1995~1996 年 间 , 美 国 的 医 疗 安 全 协 会 (theInstitutefor SafeMedicationPractices,ISMP)对最可能给患者带来伤害的药品进行了一项调查,共有 161 个医疗机构提交了研究期间发生的严重差错。成果表明,大多数致死或严重伤害的药品差错是由少数特定药品引发的[2]。ISMP 将这些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品称为“高危药品”,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而一旦发生则后果非常严重[3]。 ISMP 第一次公布了高危药品目录,并在,进行了更新,高危药品目录见表 1。除了 19 类高危药品,ISMP 目录还涉及下列 13 种高危药品:秋水仙碱注射液、依前列醇注射液、胰岛素注射液、硫酸镁注射剂、甲氨蝶呤片(口服,非肿瘤用途)、阿片酊、缩宫素注射液、硝普钠注射剂、浓氯化钾注射液、磷酸钾注射液、异丙嗪注射剂、浓氯化钠注射液、100mL 或更大致积的灭菌注射用水(供注射、吸入或冲洗用)[4]。ISMP 拟定的前 5位高危药品分别是:胰岛素、阿片类麻醉药、注射用浓氯化钾或磷酸钾、静脉用抗凝药和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0.9%)。高危药品目录一、高浓度电解质制剂: 1、10%氯化钾 2、10%的氯化钠 二、肌肉松弛剂: 1、短效(5-10min):氯化琥珀胆碱(司克林); 2、中效(20 -30min):维库溴铵(仙林针)、阿曲库铵、罗库溴铵(爱可松针); 3、长效(45-100min):哌库溴铵(阿端) 三、细胞毒化药品: 1、作用于 DNA 化学构造的药品: 阿霉素(脂质体:楷莱)、白消安、环磷酰胺、卡铂、顺铂(顺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