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02、有丝分裂染色体制片及观察 原理 2 环节 1 注意 1二、实验原理 2 有丝分裂是一种持续过程,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又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重要在根尖、茎间、芽的生长点、幼叶叶缘及茎间形成层等分生组织,将生长旺盛的植物分生组织通过取材、固定、解离、染色、压片等解决,就能够观察到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现象。由于植物根尖容易取材、操作方便,经常被用来进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观察:① 根尖取材容易,操作和鉴定也比其它器官与组织方便;② 实验室内采用种子萌发后所长出的新鲜幼嫩根尖,不受植物生长季节的影响和限制,并且能够大量获得;③ 对于某些贵重而又稀少的实验材料,取用自然条件下生长植株的根尖,比取用茎尖、花器等对材料的伤害要小得多;④ 采用实验室内种子发根,切取根尖后的种苗普通还能够进行正常种植,利于后续研究进行。五、实验办法 11.发根:①水培法②砂培法 取材:上午 10:00~11:00;下午 4:00~ 5:002.预解决 :将剪下的根尖立刻放入 0.1%秋水仙碱水溶液中,以药液浸没根尖为度,解决 3~4h。克制和破坏纺锤丝的形成,使根尖细胞延迟其染色体的分离,增加中期分裂相,并使染色体分散于细胞中,方便观察计数。3.固定 材料经预解决后用流水冲洗,然后投入卡诺液(3 份甲醇:1 份冰乙酸,现配现用)中固定 20~24h,用 95%的乙醇洗两次,转入 70%乙醇中保存备用。固定的目的是将材料快速杀死,并使染色体形态、构造尽量保持不变和便于染色。4. 解离 惯用酸解法:从 70%乙醇中取出固定好的根尖→流水冲洗 3min→吸水纸吸干→放入盛有适量1mol/L HCl,60±0.5℃水浴保温的青霉素瓶中→解离 10min。5.染色与压片(改良石炭酸品红染色):解离后材料水洗 3min 并吸干,取 1/2 个根尖的乳白色分生组织于载玻片上夹碎捣烂,滴加 1~2滴染液,染色 10~15min,将滤纸放在盖玻片上,用拇指用力压盖玻片,再用手固定住盖玻片,同时用铅笔的橡皮头在材料部位垂直轻敲几下,使材料分散均匀。6.镜检 普通染色清晰而又分散得较好的分裂相只是少数,因此压片后要认真认真地进行镜检。先在低倍镜下寻找有分裂相的视野,再用高倍镜认真观察、记数或拍照。调节可变光栏与反光镜,使光线明暗适宜,视场亮度适中。注意观察有丝分裂全过程的染色体形态变化,找出染色体分散好的中期细胞进行染色体计数,对好的分裂图像作上标记,方便再观察。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