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部分 重点依次是:文人画史(元明清)、宫廷画史(唐五代两宋)、石窟艺术(南北朝隋唐)、画像石转(秦汉)、文人画史中又以山水画史最为重要,人物画史与花鸟画史次之。 一名词解释 (一)史前及先秦美术 1、彩陶:是在打磨光滑的陶胚上用天然的氧化铁和氧化锰作颜料进行描绘,经入窑烧制后,橙红色的胎底上形成黑、红、白等色图案的一种陶器。 2、黑陶: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碳而成的,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密致。 3、原始瓷器:是在制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粉碎后的瓷石制坯,烧成温度约 1200℃,已经基本烧结,器表多施釉。商周的青釉器皿已具备了瓷器的基本条件,但与后来的瓷器想比,质量较差,还处于原始阶段,古称原始瓷器。 4、舞蹈纹彩陶盆:马家窑出土,高 14cm,口径 29cm,底径 10cm。盆卷唇平底,内壁绘有四道平行带纹,最上一道较粗,口沿处也有一圈带纹,上下两组纹饰间有舞蹈三组,每组两边用弧线分割,两组弧线间还有一条斜向柳叶形宽线,舞蹈纹每组无人,手拉着手,面向一致,头上有辨发,外侧的两人的一臂均为两道线,似为表示舞蹈动作之意。 5、金有六齐:金指合金青铜,是红铜与锡、铅的合金。齐是调剂的意思,也就是比例。锡使青铜质硬,铅使青铜质软,其中主要是铜与锡二者的配比。 6、失蜡法:是一种先进的青铜铸造方法,以蜡做模,用细腻的稀泥讲做好的蜡模糊上,再将范内的蜡模熔化,外范与内范志坚的就是模,再往模内灌注铜液,待冷却后去除器物。 7、莲鹤方壶:春秋时期青铜器、出图河南新郑,高 126cm,宽 54cm,重 64.28kg。全器从造型到装饰充满了灵动的生意,通体满饰纠结的龙螭纹,器耳、器足和扉棱皆设计为生动灵异的怪兽。镂空的莲瓣围绕的壶顶,中立一昂首展翅欲飞的鹤。将商代青铜器的神秘威严和西周的理性典雅风格转变为自由舒展、活泼灵动的新风格,充满了清新与活力。 8、岩画:岩画是用矿物质颜料涂绘(一般以动物血或皮胶作调和剂)或用石器磨刻、敲凿乃至用金属工具刻画在岩壁或岩石上的图画。 (二)秦汉美术 1、秦代陶塑兵马俑:出土于陕西西安临潼秦始皇东陵道北侧的三座丛葬坑,其形象完及服饰完全按照当时秦朝军队的实际情况而设计,与真人、真马差不多大等大,是秦代禁卫军的真实写照。兵马俑在总体设计上既担负着守卫陵园的象征职能,又是对秦始皇完成统一中国这一历史功业的纪念。秦代陶塑兵马俑采用妆彩粉饰,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