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钻孔灌注桩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黏性土、砂土、人工填土等的螺旋钻孔灌注桩工程。1 施工准备1・1 材料及机具1.1.1 水泥:宜用强度等级不低于 3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1.1.2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 5%。1.1.3 石子:粒径为 10〜40mm 且不大于 1/3 钢筋主筋净距的卵石或碎石,含泥量不大于 2%。1.1.4 水:宜用饮用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1.1.5 外加剂、掺合剂:根据气候条件、工期和设计要求等,通过试验确定。1.1.6 钢筋:级别、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1.1.7 螺旋钻孔机:分为履带式和汽车式,主要有 LZ 型、QZ〜4 型、KL600 型等。1.1.8 清孔设备:捣土器或夯土工具。1.1.9 钢筋笼制作与吊放设备:钢筋切割机、电焊机和制作平台、起重设备等。1.1.10 混凝土灌浇设备:搅拌机、运输车、集料斗、串筒、插入式振捣器及加长软轴等。1・2 作业条件1.2.1 施工前应具备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会审施工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1.2.2 设备进场前,应做到三通一平。平整场地时,应清除地上或地下障碍物,不利于施工机械运行的松软场地应进行适当处理。如在雨季施工,应采取有效排水措施。1.2.3 施工前,应复核测量基线、水准基点及桩位。在不受施工影响处,设置桩基轴线的定位控制点及施工所用的水准点,并注意保护。1.2.4 正式施工前应做好成孔试验,数量不少于两个,以便核对地质资料。出线塌孔、缩颈等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拟定补救技术措施。2 操作施工2.1 工艺流程2.2 放线定桩位利用轴线控制桩放出桩位点,并用钢筋或木桩等砸入土层作为标记,经现场监理工程师复核无误后进行施工。2・3 埋设护筒2.3.1 钻孔前应埋设护筒,一般护筒采用 4〜8mm 厚的钢板制作,内径应比钻头直径大100mm,深度视表层土质情况而定。2.3.2 护筒的埋设一般采用挖埋式,顶端宜高出地面 200〜300mm,护筒周围应回填红黏土或素土并夯实。2.3.3 护筒埋设时,其中心应对正桩位中心,并保持垂直。2.4 钻机就位钻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得发生倾斜。钻机就位后,调整钻头中心对准桩位中心,钻杆应保持垂直。机架机管上应做出控制标尺,以便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以及控制钻孔深度。2.5 钻孔2.5.1 开始钻孔时或穿过软硬土层交界处时,钻杆应保持垂直、缓慢进尺,防止因钻杆晃动引起扩大孔径及增加孔底虚土。钻进过程中,排出孔口的土应随时清除运走。2.5.2 钻进过程中,出现钻杆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