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电工仪表与测量》教学方法探讨《电工仪表与测量》教学方法探讨 摘 要: 老师在《电工仪表与测量》中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选择教学法、类比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电工仪表与测量的基本知识。 关键词: 电工仪表与测量 教学法 学习效率 《电工仪表与测量》是电工电子类、电气控制类及自动化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计量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主要讲授电工仪表与测量的基本知识、磁电系仪表、电磁系仪表、电动系仪表、电度表和互感器、电参数的测量、电工仪表的选择与校验、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数字仪表的结构、原理与维修,以及各种电量的测量原理和方法等。下面我根据教材内容就基础理论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1.任务驱动教学法 以《电工仪表与测量》课程教学为例,任务驱动法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教案设计阶段,老师在教案设计过程中,可以先带领学生走访相关企业,使师生对电工测量技术人员应具备的技能有所了解,让学生意识到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然后在备课时提炼出电工测量技术人员应该具备的核心技能,结合需要讲解的知识,形成合理的可操作的任务与教学方案。第二阶段就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完成工程中某项具体测量任务,通过照葫芦画瓢,改变测量参数,自我思考,问题解决,方案验证等环节,在完成实验任务时,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操作技能水平和能力。另外,对实验任务稍做修改,通过学生相互探讨,共同努力,有效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分析、推断,以及与他人探讨协作等方面的能力。老师的作用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根据课程内容,在讲授功率表的特点及用途时,根据结构特点启发引导学生,推理功率表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正是因为结构上采纳两组线圈,一组与负载串联,反映出流过负载的电流。另一组与负载并联,反映出负载两端的电压。所以在接线时才会明白电压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线圈前接法、电压线圈后接法两种正确接线,以及功率表的量程,应该兼顾电压量程和电流量程,而且应该同时满足两者。一旦掌握了功率表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电能表、功率因数表的结构和原理。 2.注重电工仪表的选择教学 在讲授电工仪表与测量的基本知识时,由于学生以往学习电路知识时大多是验证类实验,对实验过程中正确地选择电工仪表和测量方法,减少误差没有概念,更不用说可信度误差理论这些枯燥的知识了,...